晋中市寿阳县生云博物馆
寿阳县生云博物馆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生云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寿阳县荣家垴村76号。博物馆主体为一座富有北方民间宅院特色的二层四合楼院。整座四合院座南朝北,背靠南山,北对烽台,东临寿水,西接古冢。外观为金砖造型,古朴端方,色调典雅。内涵陶器、家具、农具、石器、白瓷、黑瓷、青花、彩瓷、书画、契约、晋商文化尽显寿川悠久历史。从上俯视,为“回”字结构。整座楼房一色青灰、窗明壁净。拱形天棚覆盖了整个天井。10根8米灰色方形柱,屹然对峙,直矗楼顶。黑色护栏圈围阳台和楼梯。
寿阳县生云博物馆基本信息
  •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非国有)
  • 地址: 山西省 晋中市 寿阳县 荣家垴村76号

生云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以收藏民用陶瓷为主的私立博物馆。2006年由馆长岳生云先生创建,并被我县寿阳一中确立为“校本教研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博物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2012年改扩建为2000多平方米。蒐集了上自殷商,下迄明清,延续到民国的藏品6000余件(套)。

走进博物馆,正面是一块照壁宽6米,高3.2米,照壁上的内容是生云博物馆名字的由来和办馆宗旨,很多人认为博物馆只是以馆主的名字命名的,其实另含深意。《易经》中曾说过:“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代表芸芸众生、生生不息、含义广博。而云,则是由水气凝结而成,暗含了馆主希望像水气聚结成云一样借博物馆来凝聚博大精深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和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序厅正前方这块牌匾上写着“生云博物馆”五个大字。两侧的碑拓,挂在左侧的是《蓝公教织歌》,右侧的是《蓝公教织记》,这两幅作品是晚清名相三代帝师祁寯藻为歌颂寿阳县令蓝尚质书写的碑文。蓝尚质作为一方父母官舍家为民,鞠躬尽瘁。从陕西来到寿阳,并引进织布技术传授于民。在牌匾下方设有榆木夹头榫带托子翘头大案,案下雕有:喜鹊登梅、金猴献寿、祥云飞龙的图案。由序厅开始便依次是陶器、家具、农具、石器、白瓷、黑瓷、青花、彩瓷、书画、契约、晋商文化等十一个展馆。

博物馆藏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石器陶器的文明始奠,农耕器具的雨润苍生,晋式家具的技艺典范,黑瓷白釉的千古永恒,青花彩瓷的典雅华丽,契约精神的一言九鼎,晋省商贾的纵横天下,翰墨丹青的世代传承……博物馆以民用陶瓷为展出重点,其绘画纹饰取材源于生活,绘艺高于生活,富有丰盛圆满、热闹野逸的民俗趣味。

行车线路:下太旧高速左转进入寿阳南外环公路,向前行驶200米左转上大桥,下桥后右转直行1500米即可到达生云博物馆。


附近有 1 个景点: 太原普光寺(8km)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03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