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
人气值: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中国医科大学创办于1931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31年
  • 院校隶属:辽宁省
  • 院校分类:医药类
  • 学校校训:政治坚定,技术优良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159
  • 学历层次:本科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辽宁省 沈阳市 沈北新区 蒲河路77号
学校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医学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也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有沈北、和平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四临床学院、口腔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法医学院、药学院、创新学院、护理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智能医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学院、中英联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健康科学研究院等二级学院,拥有多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工作站,数十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

学校获评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最美校园以及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校史馆为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学校“红医”理论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2022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实践育人培养仁心医者”荣获中宣部年度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红医摇篮——源自红军的人民医疗团》项目在2022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唯一“最佳公益奖”,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辽宁首金。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学校开展了百余项学生国际交流项目,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初次认证),获批教育部“高水平研究生”和“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被评为“辽宁省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与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合作开展“国际医护人才与技能交流培养项目”。学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签约院校,获批多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历史沿革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

1931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军医学校在江西瑞金诞生,贺诚任校长。

1932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江西雩都举行军医期开学典礼。

10月,学校在设立军医期的基础上,陆续开设了调剂班、看护班、卫生员班和卫生长班。中央军委将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校设立政治处、教育处和总务处。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随中央军委到达陕北。

1945年11月18日,根据党中央建立巩固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中国医科大学从延安出发,挺进东北。

1946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到达黑龙江兴山(现鹤岗市),合并了东北军医大学(前身为哈尔滨陆军军医学校)。

1947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合并东北大学医学院和原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部分。学校设有一所设备完善的附属医院,医院下辖4个所,每个所300--400张床位。

1948年初,中国医科大学设立4所分校,在龙井将吉林军大分校设立为第一分校,以内科为主;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二分校,以五官科为主;将通辽市辽东军区医专设立为第三分校;将平谷地区冀热辽医专设立为第四分校。

1948年10月,奉上级命令,学校派副校长李亭植率领部分干部、师生接收原长春大学医学院,组成长春军医大学;第一、第二分校合并为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分校合并到总校;第四分校组建为现承德医学院。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中国医科大学奉命进驻沈阳,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暨东北军区司令部指示,先后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科大学(前身为盛京施医院医学堂,1883年由英国基督教联合长老会派遣的医学传教士建立)。

1949年5月,遵照东北军区暨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中国医科大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任命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部部长王斌兼任校长,卫生部副部长白希清兼任副校长,陈应谦、阙森华任副校长,并成立校长办公室。学校设基础一院、基础二院、内科学院、外科学院、牙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妇婴学院等8个学院。

1949年7月,东北药学院并入中国医科大学,为药学院。

1950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在全国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为五年制。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根据上级指示,学校部分师生组成手术队和担架队,并在黑龙江省北安县成立北安医院,承担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伤员的救护工作。

1952年10月,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院系调整的决定,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改名为东北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脱离中国医科大学建制。

1954年8月,东北人民政府行政机构撤消,中国医科大学划归国家卫生部领导。

1955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接受国家卫生部分配的研究生培养任务,使中国医科大学成为中国较早设立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之一,也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1955年7月,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院系调整的决定,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校设卫生教研组;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并入中国医科大学。

1955年8月,根据国家卫生部指示,学校建立医疗系、儿科学系。

1956年9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医学院校调整的决定,中国医科大学改名为沈阳医学院。1962年,公共卫生学系重新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

1976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指示,学校开始承担培养留学生任务,来至8个国家的留学生入学。学校重建公共卫生学系。

1978年3月,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学校恢复中国医科大学校名。

1978年3月1日,中国医科大学召开大会,隆重庆祝学校恢复中国医科大学校名并挂校牌,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领导亲自到会表示祝贺。

197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在全国设立六年制英语医学班。

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医科大学全国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和导师,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1个。

1982年3月,经国家卫生部批准,中国医科大学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国家关于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授予32人为医学学位。

1987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举行开院典礼,成为辽宁省大学本科口腔专业教学医院。

1994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在原基础医学部建制基础上成立基础医学院。学校是原国家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

2010年5月,该校沈北新区新校园建设用地获国务院正式批准。

2010年7月,新校园奠基仪式在沈北新区新校园场区。

2010年9月,该校与英国女王大学签署教学、科研战略合作协议。

2010年10月,该校与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4年11月,老校区搬迁至沈北校区。

2015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学术影响力进入ESI世界前1%。

201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中国医科大学。

2017年,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同年,辽宁省计划生育研究院划转中国医科大学。

2018年9月26日,中国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

2022年9月9日,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召开,中国医科大学是联盟高校之一 。

2023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入选首批辽宁省普通高校示范性虚拟教研室建设名单。

2025年5月13日,沈北新区大学城无人机物流运输测试验证航线在中国医科大学(沈北校区)和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实现东北地区首飞。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1/7
  • 中国医科大学文体馆 2/7
  • 中国医科大学科研楼 3/7
  •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院 4/7
  • 中国医科大学湖畔 5/7
  • 中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6/7
  •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 7/7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03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