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普朗克
0 赞数:0 #物理学家#
 发布词条  
马克斯·普朗克(1858年—1947年),出生于荷尔施泰因,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于1900年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揭示能量以离散单元传递的本质,彻底颠覆经典物理的连续性认知,开创量子理论新纪元。其推导的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完美解释实验数据,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诞生奠定基石。作为科学精神的象征,普朗克墓志铭仅镌刻其名字与普朗克常数,象征量子革命对现代科学的永恒烙印。
  • 中文名: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
  • 外文名: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 出生日期: 1858年04月23日
  • 性别:
  • 国籍: 德国
  • 出生地: 德国荷尔施泰因
  • 去世日期: 1947年10月04日
  • 职业职位: 物理学家
  • 主要成就: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量子力学重要创始人之一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1858年4月23日,出生于丹麦基尔镇。

1867年,受到数学家奥斯卡·冯·米勒(后来成为了德意志博物馆创始人)的启发。

1877年,在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和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以及数学家卡尔·魏尔施特拉斯门下学习。在此期间主要从鲁道夫·克劳修斯的讲义中自学,并受到这位热力学奠基人的影响开始学习热学理论。

1879年2月,递交了博士论文《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获得博士学位。

1880年6月,以论文《各向同性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态》获得大学任教资格。

1900年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例会的报告中提出了能量量子化,标志着量子论诞生。

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共同创立了德国科学紧急协会。

1938年,80岁时,第1069号小行星,以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为Planckia。

1947年10月4日,在德国哥廷根逝世,享年89岁。

主要作品

《普通热化学概论》《热力学讲义》《热辐射讲义》《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能量守恒原理》《热辐射理论》《理论物理学导论》《热学理论》《物理学论文与讲演集》《物理学的哲学》等

主要成就

热力学、普朗克辐射公式、量子假说、波尔兹曼常数等

获奖记录

191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15年,当选为艺术和科学勋章骑士。

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最高级名誉会员。

1928年,获得德意志帝国雄鹰勋章。

1929年,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人物评价

马克斯·普朗克对理论物理学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创立了量子理论。这个理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原子和亚原子过程的理解。(欧洲航天局评)

马克斯·普朗克被认为是“量子力学之父”,他通过发现能量量子为物理学的进步所做了贡献。(美国国家科学院评)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文坛那些人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