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现有广州新港校区、广州琶洲校区和佛山南海校区三个校区,建设有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国家级示范专业,化工生物技术、会计、酒店管理、影视动画、应用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软件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食品营养与检等国家级骨干专业。
学校积极引领产教融合创新,学校牵头成立国家级职业教育集团(广东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佛山市“两高四新”产教联合体)和多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包括华为、腾讯等行业领军企业在内的数千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多个产业学院。学校创新实施“行业一产业一企业一专业一就业”五业联动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贯彻服务教学与引入企业攻关项目的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实现校企精准对接、产教深度融合和精准育人。学校获教育部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荣获“产教融合100强”。
学校建有产教科联合中心、研究院所、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咨询机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平台,成立“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院”,以多平台和梯度团队的联动机制提升教师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学校下属有资产公司及其科技子公司,聚焦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社会培训、产业经营助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学校聚力“造血式”帮扶和“双百行动”,学校牵头成立“职业院校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创新东西职业教育协作“1+6+N”模式,对新疆、西藏、贵州、甘肃等多省(区)近30所院校开展对口支援协作。服务“百千万工程”,推动“人才+科技+文化”帮扶计划,全面服务平定镇乡村振兴和惠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向化州、德庆两县,推动“融合共建+资源共享”式的“双百行动”,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东西协作教育帮扶工作获教育部充分肯定。
学校践行职教出海,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世界推广“广轻职教”模式,贡献中国智慧。建成多个海外分校,在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建成十多个国(境)外培训培养基地,与20多所国外院校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跨境建设技能培训、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国际平台。学校牵头成立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深度合作。学校是广东省第一批“岭南工匠学院”建设单位,荣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职业院校国际合作典型院校”。
学校是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中央电教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全国高职“一校一品”示范单位、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社会实践工作优秀单位、全国健康校园建设单位、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执行会长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单位。
广东省轻工业学校
1933年4月,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建立。
1935年3月,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一农工职业学校。
1936年,广东省立第一农工职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广州农工职业学校。
1937年9月,学校被迫迁入顺德大良镇。
1938年10月,学校迁至中山,广东省立广州农工职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云骇广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3年7月,学校再度迁至连县西岸乡及县城。
1944年9月,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再度迁往西江罗定,学校亦随之迁至罗定。罗定学宫为学校临时联络处。
1946年1月,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广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50年1月,广东省立云骇广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广东广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
1952年9月,广东全省工业中等学校进行调整,由广东广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兴宁高级工业技术学校、湛江工业学校、广州私立天佑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四校合并为广东广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广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染织科参与合并组建武汉纺织工业学校,机械科参与合并组建长沙中南机器制造学校,电气科参与合并组建中南电气工业学校,水利、土木科参与合并组建珠江水利学校。
1953年春,中南地区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全区性院系调整,把河南郑州工业学校、湖北武昌工业学校、湖南长沙高级工业学校、常德高级工业学校、萍乡高级工业学校、江西高级工业学校等化工科和糖业科迁并于该校,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广州化学工业学校。
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广州化学工业学校更名为广州化学工业学校,由轻工业部直接领导。
1954年1月,广州化学工业学校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广州化学工业学校。
1955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广州化学工业学校更名为轻工业部广州糖酒工业学校。
1956年6月,轻工业部广州糖酒工业学校更名为食品工业部广州糖酒工业学校。
1958年3月,食品工业部广州糖酒工业学校、广东食品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轻工业部广州糖酒工业学校。
1959年10月,轻工业部广州糖酒工业学校、轻工业部属广州造纸工业学校、轻工业部属南宁造纸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广东省轻工业学校。
广东轻工业学院
1960年6月,升格为广东轻工业学院。
1963年1月,划归中央轻工业部直接领导。学校挂两个校牌:广东轻工业学院、轻工业部广州轻工业学校。
1969年,中央轻工业部在广州的五个直属单位合并(该校及广东轻工机械厂、广东轻工设计院机械动力设计部、糖业安装工程公司、天津安装二队)成立广东轻工业机械厂,学校交由广东轻工业机械厂管理。
广东轻工业学校
1973年,学校从广东轻工业机械厂分离出来,恢复招生,时名广东轻工业学校。
1975年3月,由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与广东轻工业学校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由广东省轻工业局领导。
1977年,学校由轻工业部与广东省轻工业局双重领导。
1978年,经广东省批准开始招收糖、造纸专业大学本科生,开始复办“广东轻工业学院”。
1980年,恢复“轻工业部广州轻工业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1980年11月,轻工业部重新接管学校,并将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与该校合并,撤消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的牌子,恢复轻工业部广州轻工业学校校名。
1993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筹建广东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4年8月,国家教委再次批准该校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
1995年2月,轻工业部撤消,中国轻工总会通知学校更名为广州轻工业学校。
1998年9月1日,学校由国家轻工业局划转归广东省管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3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秀。
2007年,学校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
2008年,学校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
2011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
2012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2016年,学校被列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8年,学校成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3月,学校成首批“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
2019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学校牵头成立全国化妆品行业职业教育产教联盟。
2020年,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术学校并入学校,成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琶洲校区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南区。7月,经广东省人社厅批准,学校正式设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12月,学校获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直属基地,入选“2022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同意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9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11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与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战略合作仪式暨广轻大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院启动仪式在该校南海校区举行。
2025年4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航天北斗技术学院成立,并与企业和其他学校签约共建低空经济示范与培训基地。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5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