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
人气值: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暨南大学创建于1906年,前身为暨南学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也是由国家举办的以华侨高等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985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06年
  • 院校隶属:中央统战部
  • 院校分类:综合类
  • 学校校训:忠信笃敬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559
  • 学历层次:本科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
暨南大学十大王牌专业
暨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名单
分校与校区
  • 暨南大学(石牌校本部)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
  • 暨南大学(番禺校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兴业大道东855号
  • 暨南大学(广园东校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377号
  • 暨南大学(深圳校区)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侨城东街6号
  •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路206号
学校简介

暨南大学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暨南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华侨华人社会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学生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打造“分类培养、分流教学、同向融合”的育人模式,将三类学生培养成才。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校园文化多元共融,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谢思埸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暨南大学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创新体系,加强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大幅增长,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研实力不断跃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获批科技部等九部委“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暨南大学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化特色突出,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学校与全球数百家高校或科研、教育、文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意向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获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中国-马来西亚油脂加工与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教育部“111计划”引智基地、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实行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已开办20多年,获教育部批准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优异,在海外办学的暨南大学日本学院获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并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学校与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南非罗德斯大学共建两所孔子学院。


历史沿革

暨南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

1911年10月,暨南学堂停办。

1917年,教育部终于批准恢复暨南学堂,并委派江苏教育司司长黄炎培为筹办员。

国立暨南学校

1918年3月1日,暨南学校补习科正式开课。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

国立暨南大学

1923年,为了适应学生的增多,并创建大学部,暨南学校从南京迁到上海的真如。

1927年6月,暨南学校扩充为当时唯一的华侨大学——国立暨南大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为日本军占领,暨南大学又搬迁到福建建阳。

1946年6月,国立暨南大学从福建建阳迁回上海。

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

1960年9月,暨南大学水产系部分学生并入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

1970年1月,林彪想把第一军医大学搬到广州,取代暨南大学。

1978年,暨南大学再度复办。

1981年,成为全国高校中第一批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93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批准,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暨南大学。

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11工程)。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暨南大学成为首个“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2005年,暨南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2006年,作为百年国立暨南大学旧址的永久性纪念碑分别在上海真如镇、宝山路落成。

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2008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1年4月,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三方签订了部部省共建暨大协议。

2012年9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11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7月,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9年8月6日,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共同建设暨南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

2020年,获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1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2年2月,选入“双一流”高校名单。8月1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公布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其中暨南大学入选为基地共建单位。

2023年6月,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6月,暨南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10月,发起成立广东省乡村振兴智库联合会;11月,暨南大学翁显良翻译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

2024年1月,暨南大学在柏桥讲堂设立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揭牌;6月,暨南大学AGI智媒体应用研发中心成立。11月,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2025年1月,赫力昂·暨南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启动与揭牌仪式举行。4月22日,暨南大学与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签署共建毕节市“医学教育基地”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暨南大学入选第二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试点高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暨南大学教学楼 1/6
  • 暨南大学体育馆 2/6
  • 暨南大学办公楼 3/6
  • 暨南大学图书馆 4/6
  • 暨南大学校园图 5/6
  • 暨南大学校园图 6/6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052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