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0 赞数:0 #文人#
 发布词条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以"笔端常带感情"的犀利文风传播维新思想,系统提出"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主张,其《少年中国说》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激昂文采唤醒民族意识,成为近代散文典范。流亡日本期间创立"新文体",融合策论逻辑与白话韵律,打破桐城派古文桎梏,为五四新文学奠基,构建现代国民精神体系。
  • 中文名: 梁启超
  • 别号名称: 卓如,任公,饮冰室主人
  • 出生日期: 1873年02月23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 出生地: 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
  • 星座: 双鱼座
  • 生肖:
  • 配偶: 王桂荃,李蕙仙
  • 去世日期: 1929年01月19日
  • 职业职位: 政治家,文学家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看到一些西书以及《瀛环志略》。开阔了他的视野,从此他便对西方的政治、文化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年,与康有为结识,接受了康有为的改革主张和变法理论,逐渐走上了改良维新的道路。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康有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主编《时务报》时期,他以新颖犀利的议论和通俗流畅的文字,写出了《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一系列文章,系统阐述维新变法理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讲学过程中,他大力阐述康有为的改制理论,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光绪二十八年一月(1902年2月),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继续宣传改良主张。以“新民”之说。

宣统三年(1911年),袁世凯组成“责任内阁”,任其为法部次官。

民国元年(1912年),结束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活,从日本回国。由于他声望很高,名声在外,所以回国以后受到许多人的热烈欢迎。办报撰文,鼓吹集权,竭力为维护袁世凯的统治服务。

民国四年(1915年),对袁世凯完全失望,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讨伐袁世凯。

民国六年(1917年)九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十一月十五日,段祺瑞政府被迫辞职,他也递送了辞呈。从此以后,就结束了他的从政生涯,转而以主要的精力,来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了。

民国七年(1918年),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民国十七年(1928年),著《辛稼轩年谱》,未竟。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主要作品

《少年中国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敬业与乐业》《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民说》《饮冰室主人自说》《中国文化史》《饮冰室主人全集》《李鸿章传》《王安石传》《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等

人物影响

梁启超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税以便民。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之类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为便民而起,而中国视为助帑之计,行之而骚扰滋甚者,如今之邮政之类是也。”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是20世纪前期创建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前期发表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史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猛烈的批判,并且大呼“史学革命”。继此,他又撰写了一系列论著,构建其资产阶级的新史学理论体系,如《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等,集中反映了梁启超的史学观及其突出贡献,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接连发表震动一时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猛烈抨击封建史学,倡导“史学革命”,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史学功用、历史哲学、治史态度和方法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史学主张。

人物评价

黄遵宪: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吴其昌: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李喜所: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组织”,“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文坛那些人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