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大德妈祖庙旅游景区 大德妈祖庙
大德妈祖庙旅游区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大湖大德妈祖庙,原为大德港天妃庙,始建于宋末明初,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大湖镇,集妈祖文物古庙、海滨风景、旅游景点于一体的游览胜地,是粤东地区最早的“天后圣母”古迹之一。这里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德祖庙还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庙宇紧靠林木苍翠、环境优美的凤地山下,面向大德港湾,背山面海,视野宽阔。妈祖庙后山上,一座全球独有高24.88米的“五身妈祖石雕像”,这是专门为纪念林默娘和其他四位女神“立德行善大爱”的一生。
大德妈祖庙旅游区基本信息
  • 开放时间: 全年:周一至周日 00:00-24:00
  •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 汕尾市 海丰县 大湖镇

大德妈祖庙旅游区怎么样

大德妈祖庙,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大湖镇,是粤东地区最早的天后圣母古迹之一。原名大德港天妃庙,始建于宋末明初,2007年7月开始重修,投入资金450多万元,累计完成基建面积3100多平方米。该庙宇全年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100多平方米,与大湖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相连,通过完善山顶妈祖像、钓鱼台等配套设施,成为集妈祖文物古庙、滨海泽地灵秀风景和青山绿水、鸟鹤成群的游览胜地。

为了祈求妈祖神明庇佑安居乐业,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由大德施姓先民到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出生地割火分灵,故名“大德妈祖”,于妈宫山凤地灵穴设立妈祖神位,装饰妈祖金身,供奉天后圣母。明嘉靖十年(1531年),又集资扩建妈祖庙宇,以后又分别于清乾隆十二年(1748年)和民国十一年(1922年)进行两次重修。宫庙历经沧桑变故,兴落在所难免。1998年6月起兴建了仿明建筑的主殿庙宇、拜亭,重塑妈祖金身,两侧建设厢房,殿前双边建筑假山放生池,正前方还建有戏台,是一座初具规模的庙宇。宫庙紧靠林木苍翠、环境优美的凤地山下,面向大德港湾,背山山海,视野广阔。左侧有名闻粤东的胜地——螺地山,前面左边有狮地山,右边有象地山,中间有空壳山,历来有”狮象把水口,空壳山做印斗”之美传。青山绿水,既有灵川秀峰,交织如锦,又有海港之滨的景象,整个区域处在国家鸟类保护区的中部。早晚间白鸥展翅,成群结队。

大德妈祖庙旅游区景区介绍

宫庙历经沧桑变故,兴落在所难免。1998年1月,汕尾市海丰县大湖镇人民政府重申组织成立“大德妈祖庙旅游区筹建理事会”,选派德高望重的得力人员担任理事会领导成员,经各界贤仁志士的鼎力资助,同年6月起兴建了仿明建筑的主殿庙宇、拜亭,重塑妈祖金身,两侧建设厢房,殿前双边建筑假山放生池,正前方还建有戏台,是一座初具规模的庙宇。宫庙紧靠林木苍翠、环境优美的凤地山下,面向大德港湾,背山山海,视野广阔。左侧有名闻粤东的胜地——螺地山,前面左边有狮地山,右边有象地山,中间有空壳山,历来有”狮象把水口,空壳山做印斗”之美传。青山绿水,既有灵川秀峰,交织如锦,又有海港之滨的景象,整个区域处在国家鸟类保护区的中部。早晚间白鸥展翅,成群结队,欢悦飞翔,极逗人们喜爱。是一处风光秀丽的集妈祖文物古庙、海滨风景、旅游景点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大德妈祖庙是粤东海陆惠地区最早的天后圣母古迹之一,庙内奉祀敕封天后圣母(林默娘等五身马祖)尊神。立庙以来,历代香火不绝, 神恩浩大,英灵显赫。与“玄武山佛祖” 、“盘妈”等古庙闻名于世,素有“一玄山、二盘妈、三大德”之称。大半命时代,这里也是革命志士进行革命活动的栖身驻足之地,故有“大德老苏区”之光荣称号。妈祖慈恩广度,万民有求必应,前来行香祈福许愿者,除本地信士 外,更有海内外的善男信女、港澳台侨胞,不远千里,前来奉拜。历史以来士民沐其恩,感其德者,举不胜举,有口皆碑,有据可考,实为一方神圣,显赫四方。

历史沿革

明初大德港是汕尾市主要渔港、商港之一,众多商船、渔船停泊于宫庙前港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明正德年间,大德港就设有巡检司和驻屯。

南宋以后,先民由闽入粤,逐渐迁至汕尾市沿海一带定居,以捕鱼为主,耕田为辅,繁衍生息。明朝正德年间,先民们屡遭台风海潮等自然灾害侵袭,渔业生产遭破坏,农田受潮淹没而荒芜,灾荒连年,民不聊生。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先民们只好把希望寄托于祈求妈祖神明,以庇佑安居乐业。明正德六年(公元151u年)由大德施姓先民到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出生地割火分灵,故名“大德妈祖”,于妈宫山凤地灵穴设立妈祖神位,装饰妈祖金身,供奉天后圣母。明嘉靖十年(1531年),又集资扩建妈祖庙宇,以后又分别于清乾隆十二年(1748年)和民国十一年(1922年)进行两次重修。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82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