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0 赞数:0 #书法家#
 发布词条  
黄庭坚(1045年-1105年),洪州分宁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诗以奇崛瘦硬著称,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强调化用经典自出新意,词作疏宕豪放,与秦观齐名。他所创的江西诗派为宋代最具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主导诗坛数百年,杨万里、陆游等皆承其法。
  • 中文名: 黄庭坚
  • 别号名称: 黄豫章,黄鲁直
  • 出生日期: 1045年08月09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洪州分宁
  • 生肖:
  • 去世日期: 1105年05月24日
  • 职业职位: 诗人、书法家
  • 主要成就: “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1066年,乡试,荣登榜首获乡元。主考官李询看到他的诗文,击节称绝,谓“此人不惟文理冠扬,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

1067年,考中进士,调叶县尉知太和县。在叶县迎来了诗文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1072-1079年,担任了国子监教授,诗文被苏轼夸赞,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1080-1083年,为泰和县长。整吏治,抗盐税、察民情,被百姓称为“黄青天”。并亲书《戒石铭》。

1084年-1085年,在德平镇任职期间,创作了《送王郎》《寄黄几复》等。

1085年,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入京师。次年校定《资治通鉴》。不久,被诏任《神宗实录》检讨官。

1087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

1095年-1100年,去国六年,贬谪巴蜀黔戎。宋绍圣初,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

1096年,写下了著名的词《谒金门·示知命弟》。与兄弟黄叔达,情义振千古。

1100年,监鄂州税、奉议郎签书宁国军判官。

1105年九月,离世,享年61岁。

主要作品

诗词

《登快阁》《寄黄几复》《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清明》《次元明韵寄子由》《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谒金门·示知命弟》《虞美人·宜州见梅作》《牧童诗》等

书法作品

《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帖》《砥柱铭卷》《经伏波神祠诗卷》《廉颇蔺相如列传》《黄州寒食诗卷跋》《李白忆旧游诗卷》《寒山子庞居士诗帖》《花气董人帖》等

人物影响

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可以说,黄庭坚诗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

人物评价

王安石:鲁直清才,非奔走俗吏。

冯时行:黄太史用笔调和,收藏遒劲之气于笔墨中,无一点暴露。

吕本中: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包括众作,本以新意者,唯豫章一人。

朱自清:是第一个有意的研究诗的技巧的人。

郑永晓:黄庭坚一生,历尽沧桑,几经政海波澜,从未显位执掌大权,他不苟附进,淡泊名利,批评时政,屡遭厄境。在冤屈贬谪生涯中度生,其高风亮节为众敬仰,丰绩万年。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文坛那些人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