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
人气值: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门户、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福州,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被评为全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等。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36年
  • 院校隶属:福建省
  • 院校分类:农林类
  • 学校校训:明德,诚智,博学,创新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389
  • 学历层次:本科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泉州市、福州市、南平市
分校与校区
  •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本部校区)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 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溪源宫路63号
  •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东二环路788号
  • 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兴华二路296号
学校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创建于1936年,在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福建省立农学院基础上建立,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学校有金山、旗山、安溪、南平等校区,其中金山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花木繁茂,水光潋滟,景色宜人,是校园与植物园“两园”融合建设的成功典范,被众多网友誉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学校已构建以农林学科为主体,特色工科和人文社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布局,形成了农林科学和生命科学优势突出,农工、农理、农文、农医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的植物保护、林学等农林主干学科和生物学基础学科发展优势显著,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学校有多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居全国“双非”农林高校首位。

学校扎实推进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赋能新农科建设,组建了未来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海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和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等新型学院。学校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在植物病毒、作物基因组、水稻、甘蔗、杉木、茶叶、兰花、蜜蜂、食用菌、大黄鱼等基础研究和菌草、农林生物安全、生态治理、生物质利用、海洋食品加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应用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具有领先优势。建有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历史沿革

福建农林大学创建于1936年,是在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福建省立农学院基础上建立。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建立了福建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魁岐协和大学原址,设农学、园艺、森林3个系。

1958年,林学系分出,单独设立了福建林学院。同年,福建农学院又创建漳州分院。

1960年,漳州分院划归龙溪地委领导并更名为漳州农学院。

1962年,漳州农学院撤销并入福建农学院。

1958年,福建农学院校址迁到福州市郊梅峰,占地1100亩,发展到6个系、13个专业。

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农学院于1969年被撤销,干部教师下放劳动,图书仪器大部破坏散失,校园被占用。

1972年,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合并复办,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总部设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学院原址,分部设在三明市和沙县两地。

1977年,撤销福建农林大学,恢复福建农学院,在三明市荆东和沙县洋坊两地办学。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福建农学院得到恢复和发展,恢复7个专业,增办6个专业。

197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

1979年,福建省委批准该校在福州金山新址重建。

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昆虫学、经济林4个专业获准设立硕士点。

1984年,获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昆虫学2个专业获准设立博士点。

1986年,全院迁回福州市金山新址。

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为福建农林大学授牌。

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4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016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同年,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2018年3月,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2021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2年12月28日,福建农林大学蜂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3年5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正式揭牌。

2024年1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揭牌成立。6月13日,福建农林大学大食物观研究院在金山校区举行揭牌仪式。7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公益慈善研究院揭牌成立。12月28日,福建农林大学竹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5年3月28日,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福建农林大学光电产业学院揭牌成立。6月6日,福建农林大学农林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福建农林大学校门 1/2
  •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图 2/2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20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