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芯纸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表芯纸也叫黄表纸,是江西宜春万载县的特产。表芯纸以毛竹为原料,经过砍竹、沤竹、湿打、抄纸、松纸、烘纸等步骤制作而成,成品纸黄橙橙的,质柔易燃,可用于卷纸煤儿,民间多用作祭祀鬼神的纸钱,道士用于画符。由于表芯纸洁净柔软、耐拉性好,吸水性强,直行销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上海等十几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国家及港、澳等地,在市场上久负盛名。
详细介绍 PROFILE +

表芯纸品质特点

表芯纸色泽淡黄,纤维细长,质嫩性韧,洁净柔软,厚薄均匀,耐拉性好,吸水性强。为区别质量,成纸后装成担加盖商行印章,按照质量,最好的盖头印,稍次的为二印。再次分大剔、小剔,供本地之用。盖了印的装担产品,不缺张数,不缺斤两,也没有缺角、裂缝、开孔、叠层等残次纸张,用户完全信得过。

表芯纸制作技艺

1、砍竹

竹的时间有讲究,一般是在小满前后,竹子刚刚有点开叉未长出新叶,像老鼠尾巴状,这时的竹子纤维有了一定韧性。从山上砍来,将其锯成一节一节,五尺五寸左右,剔除竹节。

2、沤竹

下一步便是沤竹,这道工序用时最长。事先要砌个三合土水池,不能渗水,长6米,宽3米左右。将竹子和石灰一层隔一层整整齐齐码在池内发酵,还适当加入一定比例的胶、杨桃藤、香叶子等东西,发酵过程至少得需40多天,一直到竹纤维泡软,呈腐烂状即可。

3、湿打

接着就是“湿打”工序。先将池内的石灰水冲净,再将竹纤维放到石臼里舂,这个一般要利用天然落差,筑个小水碓,上游的水沿着沟渠,带动那2米多长的舂头,一下一下,像鸡啄米样,叮咚叮咚,清晰有力,阵阵传响,一直将竹纤维捣成粉絮状。

4、抄纸

紧接着是最见技术含量的抄纸环节。将粉絮状的竹末倒入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就成了纸浆。再用那种用竹丝编成的长达1米,宽0.6米的竹帘木框来荡料。说着,程云生到楼上翻箱倒柜,特地找出黑色竹帘给我们看,非常细密,编制技艺高超。

用这竹帘轻轻晃荡,滤去水分,就成一张黄澄澄的纸,然后小心地扣在案板上,将竹帘地揭起。这个手法轻重有讲究,太轻了,纸太薄容易破,太重了,纸又很厚。因此,抄纸人需有灵气。明代《天工开物》中曾经总结过秘诀:柔轻拍浪。这分寸把握要得当,用的是暗劲。站在那水槽前荡料,一天下来要抄1000多张,累得腰酸背疼,非常辛苦。

5、松纸

那纸一层层地往上压,慢慢地滤去水分,可以用石头等重物压,人可以站在上面跺,尽可能榨去水分,到大半干时,再逐渐地松纸。

6、烘纸

然后在另一个棚子里,砌个造型独特的炉灶,炭火置中间,再把纸贴在两边墙上烘,烘干了就可以揭下来,整理打捆了。

表芯纸历史起源

表芯纸生产历史悠久,清时达到鼎盛,自古均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1973年起,由于政府的扶助,先后在仙源、茭湖、白水、赤兴等地建半机械化纸厂。1985年上纸产量32万担,到1990年土纸产量310吨,黄纸产量2192吨。1995年后,国家对小型造纸厂进行关停,机制纸产量下降。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36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