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掐丝珐琅画
0 赞数:0 #特色工艺品#
买购网原创图片,未经许可不能转载,版权声明 反馈
常州掐丝珐琅画是江苏常州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工艺品,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掐丝珐琅画,系采用掐丝珐琅工艺制作的大平面装饰画,其既蕴含着掐丝珐琅器原有的艺术美感,又汲取了其他姐妹画种的工艺及艺术元素,博采众长,形成了自身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效果,其画质精良,用料考究,画面轮廓清晰,古朴典雅,雅俗共赏,具有明显的耐酸碱、永不变形、永不褪色的特点,是一种具有装饰、艺术欣赏、收藏等多种价值的工艺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常州掐丝珐琅画艺术特色

常州掐丝珐琅画有着与生俱来的品格和优势,采用掐丝珐琅工艺制作的大平面装饰画,其画面清晰逼真,色彩丰富饱满,风格古朴典雅,雅俗共赏。

常州掐丝珐琅画制作工艺

掐丝珐琅画在制作中,既采用了传统的纯手工掐丝工艺,又汲取了景泰蓝制作的镶嵌工艺要素。即以金属铜丝和冷釉料为主要原料。在一整套的制作工艺、技艺中,落料、掐丝、点蓝工艺最为关键,一着不到位,便影响整体画面的美感。尤其是用珐琅彩釉料表现书法作品和密集的花纹图案,技术要求很高。铜丝弯曲度稍不准确,整幅作品就会变形、失真。在密集的花纹图案填釉料时,如果技艺掌握不好,釉料便形成或无光泽立体之感,或外溢造成板面不清。

一件精品掐丝珐琅画的成功问世,一件常州掐丝珐琅画作品的问世,要经过图案设计、落料、成型、掐丝、焊丝、点蓝、上底色、粗磨、补色、细磨、再补色、上光、镀金等10多道工序、工艺精工细作而成,从图案稿样设计、落料,到色彩的选样组合及镶嵌等工艺的分步实施,均有一套严谨科学而独特的工艺规程,其制作难度超过一般装饰画的工序要求。

常州掐丝珐琅画荣誉认证

常州掐丝珐琅画,江苏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常州掐丝珐琅画传承人物

第五代传人黄洪德的作品多次作为常州市政府、江苏省政府的高档礼品馈赠外国友人,在参加“中法文化交流——锦绣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时,巴黎多家媒体载文:“看到了真正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埃及驻沪总领事在中国第六届艺术节上观赏了掐丝珐琅画说:“精美至极,中华一绝。”其作品《母性》《梦》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后获得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清明上河图》获华东地区工艺美术精品展特别金奖;《五牛图》《百古图》《荣华富贵图》等3幅作品被省政府选送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交流锦绣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

由于掐丝珐琅画创作、制作过程复杂,工艺要求极高,又为纯手工制作,一度面临后继乏人的境况。2009年,经当地多方支持和努力,代表性传承人黄洪德的生产经营面积达2000平方米,还成立了常州掐丝珐琅画艺术研究所。通过数年努力,该研究所在培养传人、传承工艺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常州掐丝珐琅画历史起源

常州掐丝珐琅画是存续于常武地区的一种传统美术,由武进横林镇黄氏家族始创于清咸丰9年(1859年)。清末民初,黄氏家族传人的掐丝珐琅画曾多次漂洋过海,参加欧洲艺博会和亚洲工艺美术博览会。

据《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载,由常州黄氏家族始创的常州掐丝珐琅画,从清咸丰九年(1859年)传承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22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