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技艺项目

聚焦中国
0 ★★
导语 / INTRODUCTION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技艺,有很多民间传统技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技艺名单,包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
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在地区 遗产项目编号
扎染技艺 云南省等 Ⅷ-26
风筝制作技艺 山东省等 Ⅷ-88
雕版印刷技艺 江苏省等 世界非遗,Ⅷ-78(国家级)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 世界非遗,Ⅷ-9(国家级)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江苏省等 Ⅷ-24
唐三彩烧制技艺 河南省 Ⅷ-94
绿茶制作技艺 江苏省等 Ⅷ-148
汝瓷烧制技艺 河南省 Ⅷ-189
蜡染技艺 贵州省等 Ⅷ-25
漆器髹饰技艺 广东省等 Ⅷ-127
壮族织锦技艺 广西 Ⅷ-20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浙江省 世界非遗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湖南省 Ⅷ-95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江苏省 世界非遗,Ⅷ-13(国家级)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海南省 世界非遗,Ⅷ-19(国家级)
烟火爆竹制作技艺 湖南省等 Ⅷ-86
砚台制作技艺 宁夏等 Ⅷ-133
晒盐技艺 江苏省等 Ⅷ-153
广彩瓷烧制技艺 广东省 Ⅷ-97
桑皮纸制作技艺 安徽省等 Ⅷ-70
中国活字印刷术 世界非遗,Ⅷ-135(国家级)
傣族织锦技艺 云南省 Ⅷ-106
土家族织锦技艺 湖南省 Ⅷ-18
制扇技艺 江苏省等 Ⅷ-81
鲁锦织造技艺 山东省 Ⅷ-103
醋酿制技艺 宁夏等 Ⅷ-61
黑茶制作技艺 湖南省等 Ⅷ-152
孔府菜烹饪技艺 山东省 Ⅷ-206
陶器烧制技艺 广东省等 Ⅷ-98
贝叶经制作技艺 云南省 Ⅷ-142
毛笔制作技艺 上海市等 Ⅷ-200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 Ⅷ-14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西藏 Ⅷ-21
石湾陶塑技艺 广东省 Ⅷ-3
宣纸制作技艺 安徽省 世界非遗,Ⅷ-65(国家级)
金漆镶嵌髹饰技艺 北京市 Ⅷ-126
宝剑锻制技艺 浙江省等 Ⅷ-37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广西等 Ⅷ-30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山西省 Ⅷ-51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 Ⅷ-214
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 内蒙古 Ⅷ-226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 西藏等 Ⅷ-120
牛羊肉烹制技艺 宁夏等 Ⅷ-168
火腿制作技艺 浙江省等 Ⅷ-166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黑龙江 Ⅷ-85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福建省 世界非遗,Ⅷ-138(国家级)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江西省 Ⅷ-7
传统棉纺织技艺 江苏省等 Ⅷ-100
厦门漆线雕技艺 福建省 Ⅷ-55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安徽省 Ⅷ-39
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介绍(部分)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 【展开全部】 【 详细>>】
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们喜爱。风筝出现于中国东周、西周春秋时期,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经过汉、唐,宋、元等朝代的发展有了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服务人类生活,其成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陈设瓷、装饰瓷、茶具、餐具等,是烧制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宁...静,是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表现。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展开全部】 【 详细>>】
蓝印花布是中国的一种工艺品,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主产地包括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桐乡市、湖南省邵阳市、山东省兰陵县等地。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展开全部】 【 详细>>】
唐三彩烧制技艺是中国唐代彩色釉陶艺术品的总称,是洛阳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唐朝初年。唐三彩作为中国唐代的传统艺术精华,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三彩就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三彩是通称,并不限于三种颜色。除红、绿、黄外,还有白、黑、兰紫等颜色。唐...代这种艺术珍品,大部在洛阳发掘出来,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2008年6月7日,唐三彩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我国茶叶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西周祭祀的仪礼上已出现了用来佐饮的茶。古代茶称为“荼”,名见《诗经》。三国和西晋时代,江南饮茶已成习尚。唐代茶风大盛,玄宗在《开元文字音义》中将“荼”改为“茶”,其后还出现了陆羽的《茶经》。宋代以前,饮用的茶多为紧压茶,即将茶叶蒸后捣碎,制成团块状,饮时用...水烹煮,有时还在茶中放入瓜仁、松子等干果。至清代改为沸水冲泡,相沿至今。绿茶是以高温杀青而未经氧化、发酵的茶种,又称“不发酵茶”。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 【展开全部】 【 详细>>】
汝瓷,为宋代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汝州、宝丰一带)。2011年5月,列入第三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以产瓷器著称于世,“中国”的英文拼写“China”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而宋代更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钧三...大名窑均在河南,按照南宋《垣斋笔衡》的记载,有着“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称的汝瓷艺压群芳,在“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专用贡品。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05月23日,汝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 【展开全部】 【 详细>>】
漆器髹饰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重庆漆器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解放后,重庆漆器更闻名于世。数十件漆器作品被故宫博物院、英国维多利亚国立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也一直被作为国家礼品用来赠送外国首相和国际友人,获得赞誉无数。许多文物考古专家都以为制...作技艺已经失传,事实上,2000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沙地区不断传承。 【展开全部】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