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十大古代名人

东莞十大著名历史人物 盘点古代东莞十大名人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403号 上传提供 0
东莞出过哪些名人?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城市。从秦汉时期至明清,东莞在岭南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同时一些能人志士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明代抗金名将袁崇焕、明代开国功勋何真、“岭南三忠”张家玉等人都是来自广东东莞。MAIGOO名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东莞十大杰出历史人物榜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01
    袁崇焕
    97.5
    明代抗金名将被称为“明末长城”
    02
    何真
    96.3
    明代开国功勋平定岭南战乱保卫一方百姓
    03
    张家玉
    94.8
    岭南三忠之一誓死抗清以身殉国
    04
    罗亨信
    93.3
    西北抵抗瓦剌侵略誓死守城保卫京师
    05
    陈策
    91.9
    援助朝鲜抵抗倭寇英勇抗击后金入侵
    06
    陈建
    90.2
    阐明朱熹理学先后次序明代私修通史第一人
    07
    陈琏
    88.9
    明初岭南书坛领军人物勤修地方志存史资政
    08
    熊飞
    87.0
    南宋抗元义士英勇抗敌为国殉身
    09
    彭谊
    85.9
    遇饥荒开仓济民守边疆抵抗外族进犯
    10
    徐兆魁
    84.2
    有力治理冤假错案获百姓立生祠纪念

东莞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MAIGOO名人小编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查找出生于古代(春秋战国至鸦片战争之前)、生平活跃于古代且出生地或籍贯为东莞市的名人,以及参考他们的知名度、影响力、取得成就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等情况,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东莞十大历史名人
01
袁崇焕
4429 129
明代抗金名将被称为“明末长城”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男,广东东莞人,明朝末年大臣、名将。1622年,袁崇焕进京参加大计之际请缨前往山海关,投身抵御后金、收复辽东的前线。于1626年在宁远誓死捍卫大明国土,顺利阻挡后金汗努尔哈赤的攻势,指挥明军取得了萨尔浒之战以来第一次对后金正面交锋的胜利,军队及朝廷...上下扬眉吐气,袁崇焕也一战成名。1629年,后金皇太极从蒙古绕道入关,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得知金军入关之后从河西急赴京师救援,在北京广渠门、左安门击退后金军。袁崇焕一生忠君报国、抵御外敌、守边卫国,但最后却遭受猜忌,被崇祯帝凌迟处死,实在是令人唏嘘。 【展开全部】
02
何真
1262 35
明代开国功勋平定岭南战乱保卫一方百姓
何真(1321年-1388年),男,东莞员冈人(今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何屋村)人,明朝东莞伯侯,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代,何真先后带兵平定王成、陈仲玉、邵宗愚、马丑寒等人发起的叛乱,同时收复惠州、广州等地,统辖了岭南大部分地区。知道元朝大势已去之后,作为统辖一方的人物,何真没有割据...岭南占地为王,而是选择快速归顺明朝。这一决定不仅使广东地区避免了继续承受战乱之苦,还为明朝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全部】
03
张家玉
1149 49
岭南三忠之一誓死抗清以身殉国
张家玉(1616年-1647年),男,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今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人,明末抗清将领,文武兼备,与陈邦彦、陈子壮并称“岭南三忠”。清军攻破广州之后,张家玉多次受清军招降都拒不接受,反而与陈邦彦、陈子壮等相约聚兵广州附近。因为清军在东莞烧杀抢掠,百姓痛苦不堪,因此百姓和当地士绅组成地方武装...抗击清军暴行,张家玉被这批义军拥为主帅,率领众人抗清。1647年10月,张家玉与李成栋大战于增城城外,最后兵败,身负重伤的张家玉跃入野塘而死,时年仅33岁。 【展开全部】
04
罗亨信
西北抵抗瓦剌侵略誓死守城保卫京师
罗亨信(1377年-1457年),男,东莞英村(今南城篁村罗屋围)人,明朝官员。明正统五年(1440年)三月,罗亨信任巡抚宣府、大同总督,曾先后上疏提议加固城墙,淘汰冗官,节省费用,充实物资储备,禁止乱征徭役,停止瓦剌贡使往来等意见,都被皇帝采纳。土木堡之变后,西北边陲瓦剌入侵大明国土,诸卫堡的长官...皆弃城不守。罗亨信则动员诸将誓死守城,以孤城阻敌进攻,外御强敌、内保京师,为国家安定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全部】
05
陈策
援助朝鲜抵抗倭寇英勇抗击后金入侵
陈策(1552年-1621年),男,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今广东东莞)莞城镇人,明末抗清将领。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陈策跟随总兵陈璘统援助朝鲜抗日,在露梁岛一役,带领明军把日军战船焚烧殆尽,斩溺倭寇二万余。后剿灭珠池盗李茂有功,陈策升任广海游击,兼任广州海防参将。天启元年(1621年)被任命为援辽...总兵官,在后金侵犯辽沈时,陈策领兵拒战,斩杀甲喇额真布哈、石尔泰、牛录额真郎格。尽管陈策等明朝众将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全军死伤惨重,陈策也因伤重不幸牺牲,时年69岁,明廷赠太子少保、左都督,赠谥“忠”,立祠纪念。 【展开全部】
06
陈建
阐明朱熹理学先后次序明代私修通史第一人
陈建(1497年-1567年),男,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今属广东东莞市)人,明朝官员。陈建最大的贡献,是对朱子思想的先后次序作了阐明,并辨明了朱学和陆学的不同之处。陈建的《学蔀通辨》著成后,并未刊行于世,直到清初,学术界掀起理学复兴的大潮,《学蔀通辨》才逐渐受到世人的关注,并被程朱理学家广为推崇,成...为朱熹研究者的必备之书。此外,所著的《皇明通纪》是明朝私修的第一部编年体当朝国史,刊行之后流行一时。此书及其续补诸书,相继传入朝鲜王朝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朝鲜士人了解、习读明史最重要的史书之一。 【展开全部】
07
陈琏
1045 44
明初岭南书坛领军人物勤修地方志存史资政
陈琏(1369年-1454年),男,广东东莞厚街桥头人,明朝官员、学者、诗人,曾任桂林府教授、滁州知州。陈琏一生博学通经,尤以文学知名,兼善绘画、书法,是这一时期岭南地区成就卓著的学者、诗人。在书画方面,陈琏是明初岭南书坛的领军人物,声名远播,书法作品包括《存济堂记》《放翁仕迹遗墨记》和《赵孟頫重江...叠嶂卷》题跋等。为官多年,陈琏政绩良好,政声在外,每为地方官,陈琏都尽心编修地方志。凡所在都邑,必采山川人事、风俗物产等记录,供吏治参考,也为后世研究各地历史提供参考资料。如官桂林,成《桂林府志》;官许州,修《颍川志》;官滁州,编《永阳志》《罗浮志》;官四川,作《成都志》;归东莞,著《宝安志》。 【展开全部】
08
熊飞
南宋抗元义士英勇抗敌为国殉身
熊飞(生年不详-1276年),男,广东东莞东城榴花村(今东莞市东城街道新围村)人。南宋末年,元军南下,攻占岭南大部分地区,熊飞联络东莞各地豪杰义士组织抗击元军,并在铜岭“今榴花公园所在地”大败元军,斩杀元将姚文虎,义军声威大振。铜岭一战之后,熊飞率领义军乘胜追击,先后收复莞城、广州大部分失地。但后来...在粤北韶关作战中失利,退守韶关,又因为部将刘自立叛变,引敌军入城,熊飞率兵与元军展开巷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殉难。熊飞为国殉身之后,东莞民众感于他的民族气节,便为熊飞立下衣冠冢,供后世敬拜。 【展开全部】
09
彭谊
630 30
遇饥荒开仓济民守边疆抵抗外族进犯
彭谊(1410年-1497年),男,广东东莞人,举人出身,明朝右副都御史、辽东巡抚。为官多年,彭谊为国为民,一向政绩不错,曾解决沙湾河决口、擒获苏州地区贼寇;任绍兴知府时遇上饥荒,彭谊积极开仓赈饥、安抚百姓,并积极出台多项惠民政策,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深受百姓敬仰。成为辽东巡抚之后,第一时间打压横征暴...敛不良风气,并积极整顿边防、严格训练士兵,提升辽东边防实力,让女真、鞑靼都不敢轻易进犯。 【展开全部】
10
徐兆魁
581 50
有力治理冤假错案获百姓立生祠纪念
徐兆魁(1550年-1635年),男,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今东莞市东城街道鳌峙塘社区)人,汉族广府民系,明代大臣。徐兆魁为人忠厚老实,仗义疏财,精通经术,有应变之才,为官之时积极为百姓谋求福祉。万历二十年(1592年),徐兆魁凭借自己的治理才能平息湖广民众闹粮事件,避免发生更大的动乱。1594年,徐兆...魁清理了一些冤假错案,为百姓伸张正义,救活被冤屈的死囚三十余人,释放被错判充军或徒刑的罪犯六十余人。百姓感其活命之恩,为徐兆魁立生祠,对他的爱戴和敬仰可见一斑。 【展开全部】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