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山西省非遗民间文学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山西是非遗大省,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脚印,是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民族发展千百年的智慧沉淀,也是人类文明中最瑰丽的文明之花。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董永传说、杨家将传说(杨家将说唱)、尧的传说、牛郎织女传说、舜的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9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县文化馆
Ⅰ-34 杨家将传说(杨家将说唱)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 山西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Ⅰ-35 尧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绛县 绛县文化馆
Ⅰ-36 牛郎织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和顺县 和顺县文化馆
Ⅰ-84 笑话(万荣笑话)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县笑话研究会
Ⅰ-88 赵氏孤儿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盂县 盂县人民文化馆
Ⅰ-89 白马拖缰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晋城市城区文化馆
Ⅰ-90 舜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沁水县 沁水县人民文化馆
Ⅰ-106 烂柯山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县人民文化馆
Ⅰ-145 广禅侯故事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阳城县 阳城县文化馆
声明:以上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该传说相关的节日是七夕节。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妙动人,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以“牛郎织女”来描述夫妻的恩爱。 【 详细>>】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 【展开全部】 【 详细>>】
烂柯山的传说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流传。最早的记载见于晋·虞喜《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棋,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遽归乡里,已非矣。”梁·任肪《述异记》:“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与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视,柯烂尽。既而归去,已无复时人。”信安,即今衢州,西晋太康元年改名。 【展开全部】 【 详细>>】
万荣笑话是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口头文学,它生动有趣,机智幽默,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谐趣言行,是万荣及河东地区群众的口头创作,广泛地流传于山西及全国的许多省市。笑一笑,品一品,万荣乡土上这一道独特的“ceng”味,美得太太哩。 使其万荣人这独有的“ceng”“憨”表现的淋漓尽致! 【 详细>>】
《杨家将传说》是西北地区一种以民间说唱方式表达的文学。杨家将的故事由来已久,早在宋代便开始流传,明代熊大木写了虚实杂糅的《杨家将演义》一书,表现杨家祖孙三代抗辽保宋、英勇杀敌的业绩,使传说有了更完整的故事。说唱版《杨家将传说》在山西出世,添补了中国汉族史诗上的空白。杨家将传说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后代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尧寓村存有的古石碑、庙宇等遗址及遗迹,据说都与尧王有关。每处关于尧王的民间传说内容都十分丰富,情节也曲折动人,代表作品有《尧王兴拜年》《埋人的说法》《娥皇女英拜寿》等。2008年06月07日,尧的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广禅侯的故事是指在今晋城阳城县广泛流传的一个地方民间传说。广禅侯指的是北宋时期一位普通的民间兽医,阳城县山头村人常顺,因诊治宋军战马有功,被宋徽宗钦封为“广禅侯”的封号。经有关专家认定,常顺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授官最高的兽医,也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授官最高的兽医。在阳城县至今还有当地村民纪念遗址“水草庙”,...而常顺还被村民尊奉为“水草爷”。2014年11月,广禅侯故事被文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舜,有虞氏,亦称虞舜,是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孟子·离娄篇》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父瞽叟盲,母早死,后母之子象欲杀舜。在尧二女的帮助下,战胜其傲狠之弟象。舜勤劳、善良,品行端正,以孝著称,有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有传说称舜是箫的创造者。(《世本·作篇》)经四岳推荐,尧以二女妻舜,禅帝位于舜。舜又以天下授禹。后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尝被尊为春神和农业神。 【展开全部】 【 详细>>】
白马拖缰传说流传于山西晋城白马寺。白马寺山原名司马山,相传晋司马懿封长平侯曾登临此山而得名。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府志》记载:“司马山上有魏碑故名”。又传白马随唐僧西天取经,曾途径此山,后人建白马禅寺以作纪念。司马山遂改名为白马寺山。“白马脱缰”的传说在晋城地域内流传广泛,历经二千余年流传至今。201...1年5月,山西省晋城市城区申报的白马拖缰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赵氏孤儿传说是山西省民间传说之一。在盂县民间,有关赵氏孤儿的传说口耳相传、传承有序。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庙会,盂县有100多座庙宇都供奉同一个神,那就是灵感大王——赵氏孤儿赵武。而且,每年过庙会都要唱戏,除藏山庙会外,大部分庙会都会唱《赵氏孤儿》。2011年5月23日,山西省的赵氏孤儿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