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国家级非遗传统体育项 上海游艺与杂技非遗名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追溯上海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文脉轨迹,由于历史进程中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变迁,大抵有两大源流: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而江南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也促进了海派非遗的养成及都市文化个性的形塑。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就有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心意拳(卢氏心意拳)、精武武术、绵拳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上海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市国家级非遗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Ⅵ-11 太极拳(吴氏太极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上海市
Ⅵ-29 心意拳(卢氏心意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上海市普陀区
Ⅵ-75 精武武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
Ⅵ-76 绵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上海市杨浦区 上海杨浦区江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声明:以上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上海市国家级非遗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介绍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太极拳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1910年,精武体育会在同盟会会员陈其美、农劲松、陈公哲等人的倡导下,邀霍元甲共同创办,是我国清末民初最早建立的民间体育社团。民国年间,精武体育会“以国术为根本,以武术为皈依”,云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众多武林高手,倡导武林各派摒除门户之见,融各派于一炉,在我国近代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精武武术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体育、游艺、杂技。 【展开全部】 【 详细>>】
心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是中国武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据传心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明未清初,山西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 10 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2008年6月7日,心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绵拳是一种均匀柔和、圆活连贯、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属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运动柔似棉花,形意相随,连绵不断,动作运行处处为弧形,同时劲力寓于其中,舒展沉实,得势则刚,击人以寸劲,实用性强。2014年11月11日,绵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