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云南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民族自身拥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创造力。云南民族文化繁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傣族章哈、大本曲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云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Ⅴ-44 傣族章哈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
Ⅴ-142 大本曲 曲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声明:以上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介绍
白族大本曲是流传于中国境内的一种白族民间特有的说唱艺术,白族大本曲也叫“唱大本子曲”、“大本子”,有长篇故事含义,故唱大曲可以解释为唱长篇故事的曲子,在白族民间,经过数百年的演出发展,深深扎根于白族生活之中,在白族人民精神生活领域中起到很重要作用,寓教于娱乐之中是白族大本曲的艺术魅力。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申报的大本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傣族章哈又称"赞哈",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流传于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普洱市江城、孟连、景谷等地傣族村寨,与傣族毗邻而居的布朗族中也有传唱。章哈既是歌手称谓,也是作为曲艺表演形式的曲种名称。在西双版纳,傣族群众每逢民间的重大活动,如贺新房、升和尚、赕佛、结婚、庆丰收、小孩满月、节...庆等都要请章哈歌手演唱。当然,偶尔在劳动小憩时亦能听到章哈歌手娓娓动听的歌声。唱的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或歌唱劳动、生活、爱情等。有的是祝福,有的是赞词,有的是叙事,曲调具有朗诵风格。2006年0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章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