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发布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查排行
用买购APP
★★

吉林省非遗民俗有哪些 吉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类别齐全,涵盖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林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朝鲜族花甲礼、长白山采参习俗、朝鲜族传统婚礼、朝鲜族服饰、朝鲜族百种节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吉林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吉林省国家级非遗之民俗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Ⅹ-1 春节(查干萨日) 民俗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Ⅹ-5 中秋节(秋夕) 民俗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Ⅹ-55 蒙古族婚礼(蒙古族婚俗) 民俗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文化馆
Ⅹ-84 庙会(北山庙会) 民俗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Ⅹ-89 朝鲜族花甲礼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Ⅹ-93 长白山采参习俗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吉林省抚松县 抚松人参博物馆
Ⅹ-94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Ⅹ-99 朝鲜族传统婚礼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Ⅹ-109 朝鲜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Ⅹ-139 婚俗(朝鲜族回婚礼) 民俗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Ⅹ-160 朝鲜族百种节 民俗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
Ⅹ-173 放河灯(松花江放河灯) 民俗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吉林省吉林市

声明:以上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吉林省国家级非遗之民俗项目介绍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族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2008年6月7日,朝鲜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婚俗是指与结婚有关的风俗,各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相亲结婚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2021年4月7日,民政部同意将河北省河间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吉林省永吉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宁陵县,湖南省澧县,广东省广州市,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等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三年。 【 详细>>】
庙会又称“庙市”,是在寺庙及其附近定期举行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一些大型庙会在唐代已有相当规模,至今仍传承不绝,影响广泛。各种庙会都有自己规定的会期,大多为某个传统农历节日或宗教及民间信仰纪念日。庙会具有集中性、群体性、固定性的特征,庙会期间,各种民俗活动、技贸活动得以当众充分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迎神赛会也是庙会的一种形式。在我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信众普遍的传统庙会都是从大陆传入的,与母体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海外华人居住区,许多从祖国带去的庙会都香火旺盛,以特...殊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展开全部】 【 详细>>】
朝鲜族花甲礼系朝鲜族寿礼的重要礼仪之一。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朝鲜族同胞每逢60大寿都举办寿礼,叫做“回甲宴”或“花甲宴”。花甲宴是朝鲜族人民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按古代干支纪年,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岁称作周甲或还甲。朝鲜族把60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此花甲礼也就特别隆重,是朝鲜族人民生活中重大的人生礼俗。2011年5月23日,辽宁省丹东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申报的朝鲜族花甲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中国,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名为“元宵节”。我国自汉代开始即在元宵燃灯,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俗;至唐代这一风俗更为盛行,“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句描述的就是长安元宵节的盛况;明代元宵节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会连续赏灯10天;清代元宵节是全民共欢的一个民俗节日,赏灯活动中还会燃放烟花爆竹助兴。 【 详细>>】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2006年0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蒙古族婚礼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特殊的形式表现出蒙古人粗犷、豪爽、勇敢、智慧、勤劳、善良的民族性格。蒙古族分布地域广阔,因居处地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婚礼仪式。传统婚礼在蒙古包内进行,在婚礼中,民族传统服饰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各地婚仪大同小异,展示骑术是其中一大特色。婚礼过程往往伴随着形式多样的歌舞表演,场面十分热烈。2006年5月20日,鄂尔多斯婚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朝鲜族百种节,即百种节又称农夫节,是朝鲜族农民为了感恩神灵、祈求五谷丰登,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传统节日。2021年5月24日,由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申报的朝鲜族百种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中国朝鲜族传统婚礼是中国朝鲜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朝鲜族的婚礼分为“女嫁”和“男娶”两个部分,现在通常是同时举行的。结婚那天,新郎带着“婚函”由傧相陪同前往新娘家迎娶。新郎一行到新娘家以后,由岳母接受“婚函”。然后,新郎在新娘家男眷们的陪同下接受“大桌”。2008年6月7日,朝鲜族传统婚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松花江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和民间宗教活动,松花江在关东人心头上流过,记载了多少辈人的生生死死、苦难和欢乐,河灯就是一个鲜亮的记号。 放河灯起源于印度。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信徒每于七月十五日举行孟兰盆会,放河灯追祭祖先、超度亡灵。孟兰,梵文,是“倒悬”的意思。盆,汉语,是指盛供品的器皿。放河灯是由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的。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著名传统民俗非遗项目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那么,中国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就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春节、灯会、庙会、端午节、黄帝祭典、抬阁、农历二十四节气、茶艺·茶俗、三月三、婚俗,其中,端午节、农历二十四节气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汉族传统婚俗、抬阁、庙会、灯会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俗 ★★★
9385 2
中国十大灯会非遗项目 中国灯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各地,也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那么,中国著名的灯会有哪些?花灯会哪里最好看?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灯会非遗项目,包括自贡灯会、秦淮灯会、上海豫园灯会、胜芳灯会、石城灯会、成都灯会、九曲黄河灯会、潜江灯会等国内有名的灯会,一起来看看中国灯会非遗项目名录。
少数民族十大风俗 各民族的传统风俗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少数民族十大风俗榜单,maigoo小编主要盘点了各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主要依据其社会知名度、风俗特色、历史沿革或发展现状等相关信息,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进行推荐。榜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
风俗 民族民俗文化 ★★★
2.4w+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