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版图和创新格局中的位势,科技部要在若干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本期小编就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含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申报条件带你们一探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神秘面纱,同时还准备了一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名单,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应对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面向国际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面向重点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围绕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行业技术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应用示范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等两个类别进行布局建设,坚持“少而精”原则,严格遴选标准,控制新建规模。
综合类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建设布局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区域创新发展规划。
2. 建设主体由相关地方政府牵头或多地方联动共同建设,发挥有关地区和部门比较优势,指导推动有优势、有条件的科研力量参与建设。
3. 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对创新中心建设给予支持,集聚整合相关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源头创新力量,成为创新中心的重要研究实体。
4. 技术领域聚焦区域重大需求或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域,凝练若干战略性技术领域作为重点方向,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目标和主攻方向。
5. 组织架构一般采取“中心(本部)+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模式,明确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的技术创新平台。
组建领域类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建设布局与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部署紧密结合,聚焦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技术领域,符合全球产业与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2. 建设主体单位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突出、代表性强,改革创新积极性高。建设力量集聚整合该领域内全国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形成分工明确、有紧密利益捆绑的协同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
3. 牵头地方在该领域具有突出的科教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符合国家在重点区域规划的重点科技和产业领域布局。
4. 技术目标围绕产业链梳理“卡脖子”技术和“长板”技术,凝练提出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和攻关任务,突出需要解决的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细化建设任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5. 人才团队集聚本领域知名的技术带头人,形成稳定的全职全时核心技术团队、专业化的技术支撑服务团队以及成果转化应用团队,聘用具有丰富科研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作为中心运营管理主要负责人。
以下为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名单(非完整版),更新时间2022年3月29日。
序号 | 名称 | 类别 |
1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综合类创新中心 |
2 |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综合类创新中心 |
3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综合类创新中心 |
4 |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 领域类创新中心 |
5 |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 | 领域类创新中心 |
6 |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 领域类创新中心 |
7 |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 领域类创新中心 |
8 |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 领域类创新中心 |
9 | 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 | 领域类创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