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管道铺设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方法与流程直接影响管道系统的安全、效率与寿命。
一、热力管道怎么铺设?
热力管道的铺设需结合地形、环境、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方式,目前主流分为三类:
1、直埋铺设
直埋铺设是将预制保温管(“管中管”,核心结构为钢管+聚氨酯硬泡保温层+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直接埋设于地下土壤中的方式,无需修建地沟或支架。其优点是施工周期短、成本较低、对地面交通和景观影响小,适用于地形平坦、地下无复杂障碍物的区域。施工时核心在于在管道外部包裹高性能保温层和防腐层,以有效防止土壤腐蚀和热量散失。依据其受力机制,又可进一步分为补偿式直埋与无补偿式直埋(无补偿式直埋需利用管道自身热胀冷缩特性及土壤约束,无需额外设置补偿器)。
2、架空铺设
架空铺设是通过钢支架、混凝土支架或桁架等结构将管道架设于地面以上的方式,适用于地形复杂、地下管线密集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该方式最大优势在于便于管道的检修和维护,但施工成本相对较高,且会对周边景观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特别注重支架的稳定性和管道的抗风、抗震性能(需符合当地气象及抗震等级要求)。
3、地沟铺设
地沟铺设是将管道置于地下修建的地沟内,分为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和不通行地沟三种。通行地沟可容纳人员进入检修,适用于管道密集且需频繁维护的区域;半通行地沟仅能满足应急性匍匐通行与检修;不通行地沟成本最低,适用于无需经常维护的管道。地沟铺设能有效保护管道不受外部压力与腐蚀,但施工工序相对复杂。

二、热力管道施工流程详解
热力管道施工需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通常包含以下核心步骤:
1、前期准备
施工前需完成图纸审核、现场勘察、材料检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等工作。重点核对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明确管道走向、管径、埋深等参数;严格检验管材、保温材料、阀门等设备的质量,需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及检测报告,确保符合《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同时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清理施工现场障碍物。
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专业仪器进行现场测量放线,精确确定管道中心线、地沟或管沟的开挖范围,并设置明显的标记。测量结果需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测量精度是避免后续施工出现偏差的关键。
3、管沟/地沟开挖
按照放线标记进行管沟或地沟开挖,开挖深度和宽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预留一定的操作空间。开挖过程中需做好边坡支护,防止坍塌;尤其若遇到地下管线、构筑物等,需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4、管道加工与安装
首先对管材进行切割、焊接、除锈等加工处理,确保加工后的管道尺寸精准。随后进行管道安装,需遵循“先干管、后支管”的原则,按顺序依次连接,确保接口密封严密。安装过程中需使用支架妥善固定管道,保证管道坡度符合设计及排水要求。
5、接口处理
管道接口是施工的关键环节,常用方式有焊接接口、法兰接口、承插接口等。焊接接口需保证焊缝质量,并进行探伤检测;法兰接口需确保密封垫片压紧,无渗漏;承插接口需涂抹密封材料,确保连接牢固。
6、压力试验
管道安装与接口处理完成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以全面检验管道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试验压力需严格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为设计压力的1.5倍),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压力变化,若出现渗漏等问题,必须及时整改直至合格。
7、保温与防腐处理
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对管道进行保温和防腐处理。保温层需包裹严密、连续,保温层接缝需严密对接,不得出现空隙或破损,避免热量散失;防腐层需均匀涂抹或缠绕,常用环氧煤沥青、聚乙烯防腐胶带等材料,确保防止管道被腐蚀。
8、回填与恢复
保温防腐处理完成后,对管沟或地沟进行回填,回填材料与回填需分层夯实,以避免后期地面沉降。最后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地面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