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一铵生产工艺简介 磷酸一铵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排了个榜
2025-04-08 0
摘要:磷酸一铵,又称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₄H₂PO₄,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呈白色粉状或颗粒状物,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主要用作木材、织物、纸张的防火剂,也可用作化肥、面包改进剂、食品添加剂。下面小编带来了磷酸一铵生产工艺的简介,告诉你磷酸一铵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快来一起看看吧。

磷酸一铵生产工艺简介

磷酸一铵(NH₄H₂PO₄)的生产工艺主要基于中和法,即通过磷酸与氨的中和反应制备,根据原料磷酸的纯度、反应条件及后续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主要工艺路线:

一、中和法(主流工艺)

1、湿法磷酸中和法(适合工业级生产)

原料:湿法磷酸(由磷矿石经硫酸分解制得,含杂质如Fe³⁺、Al³⁺、Mg²⁺等,需预处理净化)、液氨或氨水。

工艺流程:

①磷酸净化(可选):湿法磷酸含杂质,需通过沉降、过滤或溶剂萃取(如胺类萃取剂)去除金属离子,提高纯度(尤其生产高纯度产品时)。

②中和反应:将净化后的磷酸与液氨(或氨水)在中和反应器中反应,控制中和度(R,NH₃/H₃PO₄摩尔比)≈1.0,确保生成磷酸一铵(若R=1.5则生成磷酸氢铵)。

反应式:H₃PO₄+NH₃→NH₄H₂PO₄(ΔH<0,放热反应)。

反应温度控制在60~90℃,pH约4.0~5.0(弱酸性),通过氨气流量和磷酸浓度调节反应速率。

③浓缩与结晶: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含少量杂质)经蒸发器浓缩至过饱和状态,然后进入结晶器(如强制循环结晶器),通过冷却或蒸发结晶,析出磷酸一铵晶体。

④分离与干燥:晶体经离心机分离后,送入干燥机(如流化床干燥器),在低于100℃下干燥,避免高温分解(熔点 190℃,高温易释放NH₃)。

⑤尾气处理: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氨气通过洗涤塔回收,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

特点: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工业级或农业级产品,但需处理湿法磷酸中的杂质。

2、热法磷酸中和法(适合高纯度产品)

原料:热法磷酸(通过黄磷燃烧水合制得,纯度高,杂质少)、液氨。

工艺流程:

①中和反应:直接用高纯度热法磷酸与液氨中和,无需深度净化,反应条件与湿法类似,但中和度控制更精确,产物纯度可达98%以上。

②后续步骤:浓缩、结晶、分离干燥流程与湿法相似,但因原料纯净,结晶效率更高,产品杂质少,适用于食品级、医药级或电子级磷酸一铵。

特点:产品纯度高,工艺简单,但热法磷酸成本较高,适合高端领域。

二、料浆法与溶液法(中和法的细分工艺)

1、料浆法

工艺:在中和反应阶段,将磷酸与氨直接反应生成料浆状混合物(含未完全溶解的晶体),无需完全溶解后再浓缩,直接进入后续结晶工序。

优势:流程短,能耗低,适合大规模生产低纯度农业级产品(如复合肥原料)。

缺点:产品粒度较细,杂质含量较高。

2、溶液法

工艺:中和反应生成澄清溶液,经深度净化(如除氟、除重金属)后再浓缩结晶,得到高纯度晶体。

优势:产品纯度高(≥99%),适用于工业级、食品级或电子级产品。

缺点:流程长,成本高,需额外净化步骤。

三、复分解法(非主流,特定场景使用)

1、利用可溶性磷酸盐与铵盐的复分解反应制备,例如:磷酸二氢钙(Ca(H₂PO₄)₂)与氯化铵(NH₄Cl)反应:Ca (H₂PO₄)₂+2NH₄Cl→2NH₄H₂PO₄+CaCl₂。

2、反应后过滤除去CaCl₂,浓缩结晶得到磷酸一铵。

特点:仅用于特定原料条件或小规模生产,工业上较少采用。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