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剧平台付费陷阱有哪些
1. 诱导付费
虚假广告宣传:平台通过夸大短剧的精彩程度、制作规模等吸引用户付费。比如宣传某短剧有知名导演或演员参与,而实际却只是挂名,或在剧中只是短暂露面,并非主演。
设置虚假“限时优惠”:营造紧迫感,让用户以为不立即付费就会错过优惠。比如显示“限时 24 小时,原价 50 元,现仅需 10 元”,但时间截止后,价格可能并未恢复原价,甚至还会再次出现类似的“限时优惠”,说明所谓的限时优惠可能是虚假的。
2. 价格设置不合理
模糊定价:对短剧的收费标准不明确,用户难以知晓具体的计费方式。比如按集数收费,但不同集数的价格没有明确公示,或者在付费过程中才发现有额外的收费项目。
过高定价:一些短剧的定价与其质量和内容价值不匹配。比如一部制作粗糙、剧情简单的短剧,收费却高于同类型高质量短剧,用户付费后感觉性价比极低。
3. 自动续费陷阱
默认开启自动续费:在用户购买短剧会员或单集时,平台默认勾选自动续费选项,且提示文字非常小或不明显,用户很容易忽略。
取消自动续费流程复杂:当用户想要取消自动续费时,可能需要在多个页面中寻找取消入口,或者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取消操作,甚至有些平台故意设置障碍,让用户难以顺利取消。
4. 其他陷阱
付费后限制观看:用户付费后,可能会遇到因版权问题或平台技术故障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观看已付费的短剧,或者观看过程中频繁出现卡顿、加载缓慢等情况,影响观看体验。
强制搭售:平台在用户购买短剧时,强制搭配一些用户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比如会员专属道具、虚拟货币等,增加用户的付费金额。
二、短剧APP自动续费怎么关闭
不同系统和支付方式关闭短剧APP自动扣费或自动续费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式:
iOS 系统:打开手机“设置”,点击顶部的“Apple ID”,选择“订阅”选项,在“订阅中”找到要取消的短剧 APP 会员信息,点击进入后,下拉到页面底部,点击“取消订阅”。
安卓系统:进入手机“设置”,点击“账号中心”(不同手机名称可能略有不同),选择“付款与账单”,进入“自动续费/免密支付”,找到要退订的短剧 APP 业务,点击退订即可。
微信:打开微信,点击“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自动续费”,选择关闭对应的短剧 APP 自动续费服务。
支付宝: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 右上角“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选择关闭相关短剧 APP 的自动续费签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