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当家
2024-01-19
0
★
一、地球仪为什么要倾斜23.5度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很多人好奇,地球仪为什么要倾斜23.5度?
这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之间存在一个大约23.5度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因为受到黄赤交角的影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都是倾斜的,因此为了更为真实的反应出地球的运行姿态,制作出来的地球仪都是相对倾斜23.5度的。
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它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二、地球仪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地球仪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地球模型:地球仪通常采用一个球形模型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尺寸。这个球通常由塑料或纸制成,并在表面上印有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脉等地理特征。
2、支架和底座:地球模型通常放置在一个支架或底座上,以便固定和稳定地显示。支架和底座的设计可以使地球仪可以自由旋转,以模拟地球的自转。
3、经纬线网络:地球仪的表面上印有称为经纬线的线条网格。经线表示地球上的经度,纬线表示地球上的纬度,这些线条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和方位。
4、刻度和标记:地球仪上的刻度和标记用于测量地球上不同地点的经纬度,并提供其他相关信息,如国家、城市、海洋和山脉的名称等。
5、光源:一些地球仪还配备了一个内置的光源,使我们可以在黑暗中观察地球仪上的细节。
总而言之,地球仪的组成主要包括地球模型、支架和底座、经纬线网络、刻度和标记以及光源等部分,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可以用来显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信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