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架的寓意是什么 博古架的由来历史

知无涯
0
摘要:博古架名为博古,有“通晓古事古物”、“存古赏今”的寓意,它过去主要是陈列古玩珍宝的木质柜架,因此得名博古架。博古架真正出现要到清朝时期,但在宋代就已经有了雏形,当时只见于北宋宫廷、官邸,随着时代的发展,明代时有文化的、殷实的大户人家也会做博古架,到了清朝时期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古架,并盛行起来。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博古架的寓意是什么吧。

一、博古架的寓意是什么

博古架是一种陈设各种古玩的木架子,其特点是框内高低错落形成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小格,格内陈放各种古器文玩,所谓“博古”,寓意是通晓古事古物、存古赏今。最初,博古架本来就是专门用来陈列多件古玩珍宝的木质柜架,所以用这个名称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

到了现代,博古架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家具,既能够驾驭古典,放在现代又能够驾驭中式装修,不仅是存古赏今之载物,更是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作为中式家具典雅舒适的文化角,呈现出文雅、格调之美。

二、博古架的由来历史

博古架始见于北宋宫廷、官邸,据史料记载: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名曰《宣和博古图》,计三十卷,最初只是安放在大庭。

随着在上层社会的流行,特别是明代,博古架进入有文化的、殷实的大户人家之后,也就从大庭、客厅逐步进入内厅和书房了。

以上是博古架的雏形,这些还没演变成今天的博古架,历史上博古架真正出现要到清代,至清代雍正时期,凡前代古器均被视为祥瑞名物,遂将其视为祥瑞之物,用其装饰家具。据此推断,博古架是清代雍正至乾隆时期出现的。

发展到今天,博古架的造型、样式、风格等都多种多样了起来,实用性也大大增强了,在现代装修中,博古架不仅是作为收纳、摆放物件的架子,还常被用来设计成隔断。

三、博古架的结构组成

博古架主要是由基座和格架两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基座的平面尺寸比格体略大一些,主要是为了使架体趋于稳定牢固。格架又分为外框和芯子,芯子比外框要小一些,外框的形状和尺寸要因空间的大小而定,有扇形、长方形、马蹄形、扁方形等。芯子的形状一般有圆形、梯形、凹形、凸形等,由大小不一、形状规则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错落有致,虚实相生。

一般博古架从表面看分上下两部分,上层是博古架的主要部分,为由各种空格组成的架子,可摆放一些玉器、陶瓷、瓷器等古玩。下层低矮,为带有柜门的小柜橱,用来储藏古玩器具。但是也有上下完全都做成空格的形式的。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