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是什么病 猫抓病的治疗

摘要:猫抓病是被猫抓伤或咬伤后汉塞巴尔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红斑性丘疹、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腹痛、厌食、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等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脑病和严重的脏器损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猫抓病的症状的相关内容吧。

猫抓病是什么病

猫抓病是由汉塞巴尔通体经猫抓、咬后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变,但以局部皮损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病程呈自限性。

猫抓病病因

汉赛巴通体为纤细、多形态的棒状小杆菌,(0.3~1.0)μm×(0.6~3.0)μm大小,革兰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是一种营养条件要求苛刻的需氧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缓慢。汉赛巴通体存在于猫的口咽部,跳蚤是猫群的传播媒介。人通过的抓伤、咬伤或人与猫密切接触而转移到人体,引起人体感染。

猫抓病临床表现

1、原发皮损

被猫抓、咬后局部出现一至数个红斑性丘疹,疼痛不显著;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脓疱,偶可穿破形成小溃疡,经1~3周留下短暂色素沉着或结痂而愈。皮损多见于手、前臂、足、小腿、颜面、眼部等处,可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

2、局部淋巴结肿大

抓伤感染后1~2周,引流区淋巴结呈现肿大,以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常见。初期质地较坚,有轻触痛,大小1~8cm,淋巴结化脓、偶尔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肿大淋巴结一般在2~4个月内自行消退,少数持续数月;邻近甚至全身淋巴结也见肿大。

3、全身症状

大多轻微有发热、疲乏;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伴体重减轻;头痛、脾肿大、咽喉痛及结膜炎。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肿大是猫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4、少见表现和并发症

少见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有脑病、慢性严重的脏器损害、关节病等。其他尚有短暂性斑丘疹、多形红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腮腺肿大、多发性血管瘤和内脏紫癜等均属偶见。

猫抓病的治疗

该病多为自限性,一般2~4个月内自愈,治疗以对症疗法为主。淋巴结化脓时可穿刺吸脓以减轻症状,必要时2~3日后重复进行。不宜切开引流。淋巴结肿大1年以上未见缩小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摘除。

虽体外汉赛巴通体对很多抗菌药物及其衍生物、氨基糖苷类、利福平、环丙沙星等敏感或高敏感,但一般病例尚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对重症病例如高热者、伴发脑炎者及免疫缺陷者(HIV感染等)宜及时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临床一般在2周以上。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