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建筑有什么建筑特点 昆明建筑风格概述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游客 上传提供 ★★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昆明建筑有哪些建筑特点?昆明地区传统建筑特色与当地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传统文化以滇中汉族与彝族融合文化较为明显,历史资源以滇池流域古滇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发展影响有待挖掘,民居传统属于以“一颗印”为代表的滇中“紧凑生长”合院式建筑文化核心区,有用地紧凑、轴线对称的特点,内长外短硬山坡顶等传统建筑特色较为常见。那么昆明传统建筑和昆明现代建筑又有哪些风格呢?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昆明整体的建筑风格,一起来看看吧!

一、昆明老建筑概况

昆明,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建城史及享“春城”美誉的城市,在建筑风格上受中原文化及西洋文化影响较深。在清末民初就形成一个集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建筑体系,渐渐催生出昆明老城建筑风格,反映了昆明老城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如今,在昆明城中,依然可见的老建筑包括,“八面风”——福林堂,“一颗印”——四合院民居,“高脚杯”——抗战胜利堂,“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攒尖瓦顶楼”——基督教青年会,“卢汉公馆”——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私宅等。

在昆明,由于种种原因老建筑已经被相关政府所拆建,原始的所具有的老昆明特色已经不多了。而昆明景星花鸟市场是著名的老建筑。昆明的老建筑是老昆明人根据昆明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风俗建造的民居。其中昆明著名的老建筑有:

金马碧鸡坊是数代昆明人的古城情怀,曾经稀稀点点的人影、曾经的驼铃和吆喝声仿佛刚刚消失在青石板小巷的尽头,那一曲曲谱写过去辉煌与美丽的歌谣被人们代代传诵,而今,那份古香古色的雅韵依然在接近阳光的地方,向每一个前来瞻仰的游客微笑、挥手问好。

始建于元代的近日楼雄奇瑰丽,被老昆明人誉为“接近太阳的高楼”,原位于老昆明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是昆明的南大门,和金马碧鸡坊一样是昆明市的象征和骄傲,又名为丽正门。清代云贵总督来昆后将丽正门改名为近日门,门上的城楼亦被称为近日楼。明清两代,近日楼一带均是昆明的主要商业中心,大批的货物在这里集散。上世纪50年代,近日楼被拆除。

东寺塔位于今书林街,原是寺内塔,塔、寺均建于南诏国时代。彼时城内有常乐寺,寺内塔即东寺塔,又称常乐寺塔,与之相对处有慧光寺,寺内塔称西寺塔,又称慧光寺塔,今寺俱废,塔尚存。 东寺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40.57米,13级,底层南面辟有塔门,有地宫,深1.5米,2-12层四面设龛,龛内置石佛一尊,皆善男信女所捐。1946年~1948年间,昆明被誉为“民主堡垒”,近日楼城墙上贴满反帝反蒋的诗歌、杂文,人们称之为“民主墙”。

西寺塔又名慧光寺塔,立于东寺街中段西侧,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与东寺塔对峙,一起历经昆明风雨,曾多次修葺,是古老文明和文化的见证。在二月的梅花和烟雨中,“双塔烟雨”成为明清时的“昆明八景”之一。

二、昆明整体的建筑风格

昆明地区传统建筑特色与当地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传统文化以滇中汉族与彝族融合文化较为明显,历史资源以滇池流域古滇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发展影响有待挖掘,民居传统属于以“一颗印”为代表的滇中“紧凑生长”合院式建筑文化核心区,有用地紧凑、轴线对称的特点,内长外短硬山坡顶等传统建筑特色较为常见,建筑形式适应于高原中高日照、中低气温、干湿季明显、瞬时风速大等气候特点。建筑色调倾向中性暖灰,外墙常见土黄色。

三、昆明传统居民建筑的风格特点

1、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平面布局手法

昆明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崇尚“方正”的思想观念,表现出和谐稳重的哲学思考在传统意识上对中庸思想的追求,这一点也反映在“一颗印”的建筑格局中。从对昆明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虽然此种建筑形制有一定模式,但可以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和各家经济条件做出变通。真正平面近方形的建筑布局仅占五分之一,而长方形的建筑布局占到了五分之四,这是因为正房的进深加上厢房的面阔和倒座所致,进深大于正房的总面积。这种建筑布局更加合理与科学,在生活中更加方便实用。首先可调节平面上正房和厢房的房间数,其次是多户人家可组合连接,形成连贯系列的联排样式,有很强的地域适应性特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铺与民居除极少数三层外,基本上皆为两层。临街多为条式建筑,十余开间组成一幢,每五至七开间设一个封火墙。这种临街条式建筑下层多为商店,楼上住人或做仓库,楼梯常设在后部。布局均衡对称,但在平面布局上就有主次、高低之分,且从地面标高和楼面高低的不同就体现出了传统中国尊老敬长的传统习俗。整个一层地面布局由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面组成,高者正房,居住长辈和新婚夫妇,中者为两厢房,也称耳房,居晚辈和用于厨房之用,低者为天井,主要为生活提供方便,如水井、花台等均在天井里。街区中传统民居建筑一般由台基、墙体和屋顶三大部分组成。台基是基础部分,也是平面布局部分,其布局决定了建筑的布局形式。同时天井也是收集雨水、排水的主要渠道,故天井下通常都有排水沟,有的排水口上用石材做成铜钱图案的地漏等形式,雨水顺房檐而下,沿排水口流入阳沟或是阴沟,昆明人把这称之为“财源滚滚”“肥水不外流”“老天降福”和“四水归堂”,反映了百姓对水的尊崇,同时也反映了水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昆明城市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与昆明近郊典型“一颗印”民居虽然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不同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正房至少有三开间向内院露明,内院尺度较大;二是楼层多为跑马转角楼,多了两侧厢房的走廊;三是二层房间每间后墙各开一个窗户,对外不完全封闭。这些都是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所致。因此,街区中的民居因平面上的方整,虽也可泛指为“一颗印”,但又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典型的“一颗印”民居。所以说,建筑的平面布局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思想的传承,但也有不断创新和不断变化的痕迹,从中折射出的是实用与寄托。

2、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临街立面与大门样式

昆明历史文化街区临街铺面建筑的造型特征是老昆明传统商业街的典型体现。传统商业铺面沿街立面大多属于两层直落式类型。这种类型由于两层直落,屋顶出檐较深,一是为了减少雨水对底层门面的侵袭;二是造型比例的需要。为此,檐下常有多层花板罩面。如何避免单调则显得尤为重要。此时,需处理好上下层门窗的形式与比例以及招牌的布局,如处于景星街口的知名中药铺“福林堂”商铺,三层直落式的立面极为简单。然而其将下层窗与上两层窗的形式做了不同处理,取得了变化,是一个既简单又富有变化,既统一又有所对比,处理得非常恰当好处的立面实例。

整个历史街区中民居建筑的大门是院落与外界连接最重要的出入口,是整个建筑外观处理的重点部位。大门既能单纯地呈现为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形制,又是一间屋的形式,可以说是屋又是门。门前的石阶称为“将军石”,大多为整石铺就,长的有3米多,而且多为一台、三台等单数。门头上有小的坡檐,并用砖瓦封闭檐口。门上的局部木作加工精细,大门上部的屋顶一般多为硬山式。门墩内侧一般有左右两方形檐柱支撑,形成外门框,两柱间通常用透雕挂落,装饰多为吉祥图案。门槛下为方形门枕木,整个大门与倒座形成一个整体,协调、美观、实用,极具地方文化特色。

大门的形式与尺度最能反映出该院民居主人的身份、地位及经济水平,有的简朴(仅有一披檐,无甚装饰),有的华丽(门头以木构梁架承托筒板瓦屋顶,檐下多层花罩装饰,门脚有时还以精美的石雕线脚装饰)。同时,昆明许多民居的大门也最能反映出其受外界近代建筑影响的程度,也集中反应了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的特色。例如小银柜巷8号的大门门楼运用了近代风格的拱门、石雕及贴面瓷砖;套院中的四合院门楼装饰花纹极其丰富细腻,整座院落是由外院和两个内院构成的,外院明显有西方建筑文化风格的痕迹,但细部又结合了中国古典纹样。其中最别致的是门的样式,外门分隔成四个高大的圆柱支撑,中间部分为石拱门,顶部中央弧拱,每一侧有三个弧顶依次落下。由外走进内院有两扇门,右边一扇装饰最为精美,顶部上方雕刻着金色花样,围着一圈古典花卉纹样。下面是一条有很强立体效果的装饰浮雕,整体中间刻有梅兰竹菊的腰线。门下段沿拱门和柱脚有华丽的浅浮雕,细节重点仍是中国的古典装饰纹。

街区中传统民居建筑的大门形式大多流露出受汉文化影响的痕迹,更由于百姓深信风水文化,故有诸多忌讳,主要有大门不能正对道路,大门对面不能有其他人家的屋脊头对着等。或者在门头画太极八卦图,还有的是在大门头上栽种仙人掌,以求辟邪吉庆,或是在大门的顶上安放一只瓦猫或是石狮子,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祷。

3、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回廊形式

廊是四合院式建筑内部相连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室内与室外相连接的一个重要空间。其宽度往往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尺寸大小,反之,从廊宽可以看到建筑的规模。昆明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廊又被称作“游春”,即上有在一、二层建筑之间形成的腰厦避雨,下有高出天井的走道所形成的廊,人们可在雨中自由穿梭,让生活起居变得较为便利。同时又起到了对建筑的保护作用,使一层建筑外檐门窗、墙基免受雨水侵蚀。腰厦作为建筑的构成部分,是一个储藏的重要场所,用于储藏日常用品及衣物等,方便了生活,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建筑构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腰厦的梁枋穿出檐柱,并且由垂柱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垂柱往往多做成灯笼式样,也有做成莲瓣纹的,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是人们尊崇佛教、信仰佛祖的文化心理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

廊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相互沟通的重要场所。能同居一院的往往是中国式的传统大家庭,人们更习惯于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技能的培训等都可能通过此地完成其功能,也可享受阳光或静看雨水来临。无论怎样,廊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除了具有遮风挡雨、保护建筑的功能外,还具有文化功能,能使人增进了解,传递文化,同时也是一个休闲场所。

廊作为民居建筑类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狭而长,上有腰厦遮顶,不做居所而为通行之用。除了人文环境外,跟昆明的自然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正房前的单层檐廊连接着正堂,并成为家庭里的主要活动空间,几乎所有的生活、饮食、家务活动都可以在这个区域内进行,是人们的共享空间,且在发挥联系院落空间与正堂空间上有着重要作用,同样成为家族生活交流的主要空间,有特殊的建筑文化作用。

4、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门窗样式

昆明历史街区由单体传统建筑组成院落,由院落组成建筑群,由建筑群组成街巷。这种建筑从建筑文化方面讲,门窗的造型和数量是建筑等级、主人社会地位、身份及经济状况的直接反映,门窗在古代也是按一定礼仪制度、规范来设置的。同样,透过门窗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一般来讲,院内的门窗开得相对多且大,也更具艺术性。门窗不是直接固定在柱梁之间,而是通过构件,左右竖立的抱框紧靠柱子排列。正房作为院落中最重要的建筑,其门窗的规格也相对要高些,多用六扇扇门,心多为双交菱花图案,裙板、绦环板多雕花草及福、禄、寿、喜等图案。二层正房通常多用六扇双交菱花的扇窗,描金浮雕和裙板上的花鸟虫鱼以及飞禽走兽。一窗一画、一画一窗的木雕花窗以及门口的花瓶式柱础都吻合了旧时市民祈福的心理。

一般厢房的门窗相对于正房要简单些,并且两厢房的门窗是对称相同的,一层的槛墙多为土墙,也有用木板壁的,槛窗多用简易且可拆卸的木板窗。二层厢房多用双交菱花窗,也有用简易的直棂窗的。倒座一层因是通道,故只有二层有窗,通常多为六扇双交菱花窗。木扇门窗的雕饰非常精美,构图严谨,有漏雕、浮雕等多种形式,油漆也有清漆、金粉漆等不同做法。其繁简、油漆与雕刻水平可以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富有程度。   从门窗的装饰艺术、设计制作上可看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背景。当然,多元文化融合的风潮在文明街民居建筑的门窗上体现得最为典型,在此风潮中,商人与前沿文化接触较多,加上有机会接触到国外文化,他们的房子建造更有着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文庙直街103号院就是功能与艺术、东方和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最好案例。正房一楼的门和窗户是木制框架结构,底部用山墙砖石做维护墙,砖上还雕刻着中国兰草竹结。六扇门的形状还是传统的木门样式,周围有四福呈祥古典花纹雕刻,绦环板上浮雕图案就比较类似于西方铁艺模样,是云南本土艺术装饰风格和西式文化元素、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组合。   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传统街区的建筑中比比皆是。20世纪初的昆明,由于英法的入侵,滇越铁路的开通,加速了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及欧美国家之间的往来,昆明一度成为国内面向东南亚各国交流贸易的窗口。对于西方风潮冲击下的昆明来说,虽然中国传统装饰手法有一定的发展和演进,但占主流的仍是中西文化大融合的结果。

四、昆明著名地标建筑

1、官渡古镇

昆明官渡古镇位于云南省昆明东南郊,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它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昆明旅游的主要历史文化景观。官渡古镇文化古迹众多, 人文景观丰富, 在不到 1.5 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 宋、 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官渡古镇因其历史文化深厚而 远近闻名,历史文化古迹虽有损毁,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留下来。古镇中那些 用螺蛳壳和着粘土舂夯而成的院墙,依然在风雨中兀立。百年的土屋民居尚存,实属难 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官渡曾是一个誉满滇中的古渡口,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之一,唐宋时已是滇池东昆岸的一大集镇,元代与昆明同时设县,明清已成为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的乡镇。昔日官渡,商贾云集,高塔辉映,有五山、六寺、七阁、八 庙和众多人文景观, 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文化建筑遗址。

2、筇竹寺

筇(qióng)竹寺,位于云南昆明西郊玉案山上,距城区12公里,是滇中著名佛教禅寺。筇竹寺始建于唐宋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筇竹寺建筑因山就势,依山而建,采用中轴东西方向,坐西向东布局方式,形成四进三院式的庭院空间。筇竹寺现有三重院落,沿中轴方向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华严阁。天王殿左右厢房为天台来阁、梵音阁。大雄宝殿左右厢房为祖师殿和伽蓝殿。其余设有客堂、斋堂、僧房、方丈室、香铺、长廊等建筑。

3、圆通寺

圆通寺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同时它也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它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初名补陀罗寺。圆通寺坊表壮丽,林木苍翠被誉为“螺峰拥翠”、“螺峰叠翠”,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水乡园林。从建筑学上讲,它闹中求静,以小见大,并借背后螺峰山之景,形成别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圆通寺正门位于圆通街,进入寺院越向里走,地势越低,这在我国寺庙建筑上是较为罕见的“倒坡寺”。

4、东寺塔和西寺塔

东寺塔和西寺塔为昆明市城中古景。分别位于昆明市南面的书林街和东寺街,一东一西隔街相望,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5、近日楼

始建于元代的近日楼,被老昆明人誉为“接近太阳的高楼”,原位于老昆明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是昆明的南大门,和金马碧鸡坊、东西寺塔一样是昆明市的象征和骄傲,又名为丽正门。

6、黑龙潭

昆明黑龙潭公园位于昆明东北郊12公里处龙泉山五老峰下,是昆明古老的名胜风景区之一,以唐梅、宋柏、明茶、明墓“四绝”闻名遐迩,有“滇中第一古祠”之称。黑龙谭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山下有碧潭,潭深水碧,相传云南龙王黑龙的龙宫就在此,这里的潭水又终年不会枯竭,故后称“黑龙潭”。

7、华亭寺

华亭寺位于昆明市西山华亭山上,始建于元朝,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也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8、金殿

金殿又名铜瓦寺,位于昆明市区东北郊7公里处的鸣凤山麓,坐东向西,是云南著名的道观。初建于明万历年间(1602年),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均县武当山天柱峰太和宫和金殿所建,至今已有415年了。主殿系青铜铸造,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故名之“金殿”,是我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是昆明的象征。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10、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名楼。大观楼1983年成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

11、翠湖公园

翠湖位于市区五华山西麓,是城区的中心观光点。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1834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俗称海心亭)。1919年,唐继尧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

12、万达双塔

300米“万达·昆明双塔”,是万达中心集大成之作,总投资近100亿元,2014年10月31日盛建成开业,作为万达开业的第100家万达广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是万达集团为数不多的A级旗舰店,已被打造成昆明商业地产中的NO.1。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昆明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昆明传统文化大盘点 约你赏滇剧 做风筝

昆明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 独具特色的昆明饮食文化介绍

昆明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昆明的生活习俗禁忌简述

云南滇剧有什么艺术特点 云南滇剧发展概况介绍

昆明方言有哪些特点 昆明方言特色介绍 昆明地方言概述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昆明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昆明传统文化大盘点 约你赏滇剧 做风筝
昆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先辈们在追求进步、幸福、独立、自由的曲折历程中给我们留下了浩渺博大、光辉灿烂而...
MAIGOO原创 昆明文化 昆明市 ★★★★
2万+ 158
昆明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昆明结婚风俗文化介绍
你知道历史文化深厚的昆明在结婚上有什么习俗么?你知道知道昆明结婚的特色吗?在昆明结婚要准备什么聘礼呢?在昆明,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
昆明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 独具特色的昆明饮食文化介绍
昆明真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美食之乡,这里的吃食不仅具有特色而且十分美味,让人不能忘怀。来到这里的游客对这里的没事都是大加赞美,为这里美食的色香味...
昆明扬琴有什么艺术特点 昆明扬琴历史起源以及艺术特点概述
昆明扬琴是是云南昆明的传统说唱艺术。在明代流行于昆明的对子书、清道光年间扬州、苏州、杭州传入昆明的扬琴担子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说唱曲种,伴奏乐...
滇式风筝特点有哪些 滇式风筝做法有哪些 独具特色的滇式风筝介绍
滇式风筝的技艺离不开传统风筝的“四艺”,即“扎、糊、绘、放”。简单地理解就是“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戴永庆整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