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发拔子遗址
万发拔子遗址民俗公园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万发拨子民俗遗址公园是以传承长白山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是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万发拔子遗址内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散布着罐、杯、钵等陶器残片和石刀、石斧、石镐、石网坠等生产工具,特别是磨制石器种类繁多,精细美观,对于研究高句丽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公园分为休闲广场、民俗风情走廊、景观池塘三大景观区域。
万发拔子遗址民俗公园基本信息

万发拔子遗址民俗公园怎么样

万发拨子遗址民俗公园,依托万发拨子遗址建成,一期项目南北长约450米,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园区设有广场休闲区、民俗风情走廊、景观荷塘三大区域。该公园的建成,对改善周边群众文化生活,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提升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万发拨子遗址发现于50年代末期,1999年被国家文物部门评为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至明代晚期遗存。位于通化市南郊村与跃进村交接处的山岗上。发现于1957年,1961年被公布为吉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至199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化市文管会办公室对该遗址进行了历时3年的考古发掘。出土遗物6 942件,发现各类遗迹248处。其中有房址22座、灰坑160个、墓葬56座、灰沟9条、环山围沟l条、埋藏坑l处。遗址的年代跨度较长,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代晚期,其间经历了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等4个时期,并代表了6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将通化市的历史由已知的距今3000年上溯到6000年。是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处遗存,也是东北亚地区较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1999年,该遗址被评为全国lO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06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