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现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纸质图书20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4.99亿元。
截至2023年4月,设有10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6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8个。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5959人。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成果曾获国家二等奖1项,近5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共建)以及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教学实验基地,是海洋类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共建)。
浙江海洋大学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舟山水产学院(后改名为浙江水产学院)和舟山师范专科学校。
1995年12月,省政府决定,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划归宁波大学。
1996年5月,浙江水产学院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工作启动。
1998年3月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文批准两校正式合并,成立浙江海洋学院,校址在定海区文化路;9月20日,学院挂牌。
2000年1月,浙江省政府发文批复,同意浙江海洋学院组建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2003年7月,学校主体部分搬迁至定海区海院路新校舍办学。
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招收捕捞学、海洋生物学2个学位点研究生。同年3月,舟山市普陀区政府和浙江海洋学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建立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
2008年1月,浙江海洋学院创建大学工作启动。
2014年1月,在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筹建独立建制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2014年6月,省政府决定,将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划转浙江师范大学管理。
2016年3月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浙江海洋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
2021年10月1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统筹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资源,设置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2023年6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医学院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