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
陈树湘红色文化园
0
赞数:0
永州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及红三十四师全体将士英勇事迹而建的综合性红色文化园区。该园区集烈士纪念、红色文化展示与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拥有陈树湘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碑、生平事迹陈列室等核心景点,是湖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陈树湘红色文化园基本信息

陈树湘红色文化园怎么样

永州市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景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境内,景区总面积约35.9647公顷。涵盖旅游集散中心、道县烈士纪念园以及周边乡村田园景区与农业产业园区。

道县烈士纪念园位于湖南省道县梅花镇,距离县城5公里。园内树木苍翠,洑水河蜿蜒流淌,山光水色,景色宜人。纪念园占地48亩,主要建筑包括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烈士纪念碑、陈树湘烈士墓、红三十四师烈士墓、红军亭、道县烈士墓园等。

陈树湘红色文化园景区介绍

花岗岩大门

花岗岩大门是道县烈士纪念园的入口。两边柱子高7.1米,中间柱子高8.1米,分别寓意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的日子。四根石柱上镌刻着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满腔碧血荐轩辕义烈千秋光争日月、百尺青松环墓冢精魂一缕秀毓河山”,歌颂的是无数为国牺牲的革命烈士;两边“虎将断肠明夙志一心报党、黎元踵武仰高风百计兴邦”,表达了人民对“断肠明志、向死而生”的陈树湘烈士的深切怀念。

陈树湘烈士墓

陈树湘烈士墓,整个墓地座南朝北,偏东方向24°,正对着陈树湘烈士的故乡长沙。墓前的两根石柱上刻有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书写的对联——“英雄姓名无人知晓、烈士功勋与世长存”。墓的右前方是陈树湘烈士的雕像,基座上的题词由中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袁伟将军所书。墓的左前方是红三十四师石制军旗,基座上刻有捐建人韩伟将军后人韩京京、张微微、韩小小的名字。陈树湘没有亲属,没有后代。2013年的端午节,韩京京、张微微遵照父亲韩伟将军的遗愿千里迢迢来到道县潇水河畔的飞霞山上祭拜陈树湘师长,在陈树湘烈士墓前张微微深情地喊道:“大爹爹,我们来看您了!”从那一刻起他们就认陈树湘为他们家中的一员,他们就是陈树湘的后代,也是红三十四师的后代。2019年4月,陈树湘烈士墓迁移到道县烈士纪念园。同时在原墓地建起了一个陈树湘烈士纪念亭。

红三十四师烈士墓

红三十四师6000将士魂断都庞,血染湘江。他们中有名有姓或者只有一个外号的只有1040人,而绝大部分战士连姓名都无从知晓。红三十四师虽建制消失,将士们却用生命践行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谱写了一曲对党绝对忠诚的生命长歌。

道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据不完全统计,道县还有革命烈士270多名。为纪念革命烈士,道县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建设烈士纪念碑,2015年8月20日完工。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总高度26.1米,寓意中国共产党道县支部委员会成立于1926年10月。

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

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是按照湘南民居风格设计建造的单层建筑,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之一的杨英大师设计。内馆29米见方,寓意陈树湘烈士牺牲时年仅29岁,由1个陈列厅、1个多功能报告厅和2个党员活动室组成。整个建筑高度6.1米,四周回廊宽度3.6米,顶部设计建造有面积72平方米的天窗。

道县是革命老区,红色是道县亮丽的底色,道县已经成为湖南省8个红色文化重点县之一,是永州市唯一被列入国家“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县。随着国家长征公园(道县段)建设的推进,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全面铺开,2022年8月陈树湘“绝对忠诚”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入选湖南省第二批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2014年道县启动陈树湘红色文化园一期建设,主要建设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期完成整个地标保护建设工作。2019年3月,历时70天的陈树湘红色文化园的二期建设完成,成功迁移了陈树湘烈士墓、红三十四师烈士墓,新建了陈树湘生平事迹陈列室、红军亭、纪念园大门牌坊、红军标语墙和红三十四师烈士名录墙,并提质改造2公里入园道路。

2019年6月5日,陈树湘烈士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道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建设同步,倾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对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进行重点规划保护,修缮陈树湘烈士墓,建设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将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打造成为追忆革命先辈、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的主要场所,以陈树湘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品牌唱响三湘大地,红色文化大放异彩,充分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67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