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学校隶属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设有园艺科技学院、园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学校陆续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的校训,弘扬“勤勉崇农,实干创新”的苏农精神,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其中有我国近代花卉园艺学科奠基人之一、著名花卉园艺学家章守玉,高等园艺教育开拓者之一、著名果树园艺学家胡昌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沈善炯等优秀学子,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苏锡常都市圈职教高地建设机遇,着力打造园艺职业教育开拓者、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智慧农业建设领跑者、国际职业农民培育输出探路者、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五张名片”,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研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最高奖、土耳其安塔利亚世园会最高奖和组委会金奖等诸多荣誉,荣登“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60所典型学校”“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三个榜单,连续八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2019年至今五次荣获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的“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
1907年5月,时任苏州知府何刚徳在苏州盘门内小仓口创建了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并兼任学堂监督。
1912年,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
1914年11月11日,迁入古运河下津桥附近新校舍。
1927年,北伐战争后,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学校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区立苏州农业学校。
1928年2月,学校再次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区立苏州农业学校,不久又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区立苏州农业学校。
1929年9月,大学区制取消,恢复教育厅制,学校定名为江苏省立苏州农业学校。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苏州沦陷,学校停办。
1946年8月,复校并更名为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1949年4月,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收,更名为苏南苏州高级农业技术学校。
195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学校定名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
1958年,“大跃进”开始,学校“戴帽”办专科,更名为苏州农业专科学校,和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并存。
1959年,江苏省水利专科学校并入。
1970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更名为苏州第十二中学。
1979年6月,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在下津桥原址复校。
1980年11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2001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0年11月,担任中国休闲农业产教联盟第一届联盟理事单位。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