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阳泉市生态新城,漾泉大街9号,交通便利,距阳五高速阳泉东出口不足1000米,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总投资7.88亿元。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共有5个教学系,开设高职招生专业20个,分别为环境监测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据中心环境运维方向)、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中心IT运维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环境艺术设计、书画艺术、音乐表演、护理、药学、中药学、助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开设五年一贯制专业2个,分别为护理和助产。
学院立足高质量就业,不断推动专业特色化发展。学院先后与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北京京东方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公司、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目前,共签订了5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包括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7家教学医院和25家实习医院,进一步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学院实习实训条件优越,建有6栋实训楼,总面积37500平方米,现有实训设备价值2664.6万元,满足各类实训需求的实训室118个。学院生活设施完善,学生宿舍设有六人间,宿舍内配有独立卫生间,学生可免费上网,公寓每层楼还设有热水机、自助洗衣机和洗鞋机。学生餐厅共三层,能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就餐服务。学院设有医务室,配有专职医生,为学生提供医疗及卫生防疫服务。学院还设有学生服务中心、图书馆、体育馆、自助银行、超市、洗浴中心、美发中心等,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生活需要。学院体育设施完善,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身体需要。
1958年,阳泉市卫生学校创建。
1973年,阳泉市交通职业学校创建,当时名称为阳泉市第五中学,1984年开始与交通局联合开办职业教育班,1987年由普通中学改办职业教育。1996年4月经国家教委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阳泉市交通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1999年、2004年经两次复评,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980年,阳泉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创建,1984年10月挂牌为阳泉市职业学校,1993年12月更名为阳泉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1999年9月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改办为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是阳泉市教育局管辖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984年,阳泉市工业学校创建,为山西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2年4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挂牌于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隶属山西省教育厅管理,与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同址办学,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由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负责。
至2014年,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共培养各专业毕业生2634人。2014年5月,因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正式升本改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从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剥离,当年开始暂停招生。同年9月经山西省发改委批准,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是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和阳泉市十大标志性工程项目。
2015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划归阳泉市人民政府管理,由阳泉市工业学校、阳泉市卫生学校两所中等专业学校整合而成,阳泉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阳泉市交通职业学校后期逐步整合到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新校区工程竣工,并且恢复招生。
2020年10月30日,根据市编委《关于印发阳泉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拟整合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阳泉市交通职业中专学校、阳泉高级技工学校、阳泉市工业干部学校、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阳泉分校、山西省会计函授学校阳泉分校。由于政策原因,实际操作中,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与阳泉市工业干部学校、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阳泉分校、山西省会计函授学校阳泉分校三校实现合并。
2022年8月,市委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方向,学院将和新组建的阳泉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阳泉高级技工学校组成职教集团。新组建的阳泉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由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阳泉市交通职业中专学校三所学校组建。针对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阳泉市交通职业中专学校三所学校,起草了《阳泉市关于深化市属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送审稿),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实施意见》报省教育厅批示。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