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
0 赞数:0 #传统美术#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色彩浓烈,技法粗犷,反映彝族人的图腾崇拜和民俗风情,是彝族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传承的一种形式。它以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景观,在各民族刺绣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 遗产项目编号: Ⅶ-130
  • 申报地区: 四川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项目序号:1478

项目编号:Ⅶ-130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四川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保护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历史溯源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据考证可以追溯到三国以前,与原始绘画、记事符号、服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方法技巧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的布料,一般用木棉质和麻质的平织布,以及其他混纺平织布。绣线采用棉线、膨体纱彩线、丝光绣线和金线等。布料经裁剪、提针绣花、熨烫等各种动作后,便成为了一件精美的彝绣作品。

艺术特色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的图案纹样大多源于自然。动物图案有山羊角、绵羊角、水牛角及各动物乌兽的眼睛;植物图案有各种花草树木和种子;自然图案有山水雷电等,以及各种线条和面组成的几何图案。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的色彩基本以黑色布料为基调,配以纯度极高的红、绿、紫色,显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其刺绣作品面积大,密度高,绣工细,不失为民族刺绣中的艺术瑰宝。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针法一般采用平针、插针、掺针及盘绣、拉绣、挂绣、十字绣等技法。色彩丰富,图案和谐,饱满奔放是彝绣的主要艺术特点。

传承保护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是彝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述和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审美价值。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19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