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3年6月,学校有14个教学院系,分别为中文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历史与旅游管理系、法律与经济学系、外语系、教育系、音乐舞蹈系、体育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系;有4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设有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赵树理研究所、彩塑壁画研究所、合唱艺术研究所、丝路文明研究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
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课程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课程36个,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太行生态文化研究院)、“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331工程”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培育)、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培育项目各1个。
学校现有教学实验、实训室201个,多媒体教室119个,舞蹈排练厅6个,专业琴房118个。学校建有标准化运动场、体育训练馆、多功能实验剧场、带终端显示的数码钢琴教室。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料127.5万册,电子图书154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0余个。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学校大力推进“三馆”建设,其中动植物标本馆收藏12000余份动物标本、10000余份植物标本;上党文物陈列馆藏有3200余件上党地区的珍贵文物;校史馆以1000余件图片、实物和音像材料生动展现几代长治学院人立足上党大地,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与发展历程。
1958年8月,长治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1月,改名为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为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学校停办。
1978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学校复建。
1984年,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收归山西省教育厅统一管理,由县(团)级升格为副厅级建制。
2001年5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学校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成立“山西师范大学晋东南学院”。
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定名为长治学院,同时撤销原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建制。
2013年,学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2022年1月5日,长治学院新版校徽、校歌启用。
2023年2月14日,长治市人民医院与长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将联合共建“医学研究中心”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