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大豆
0 赞数:0 #黄豆#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友谊大豆是黑龙江省友谊县的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友谊大豆的特点是呈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籽粒均匀、光滑饱满,皮薄脐小、子叶金黄,豆香浓郁,商品性好。友谊大豆蛋白质含量≥38%,脂肪含量≥18%。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友谊大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分类: 黄豆
  • 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 AGI02811
  • 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 友谊农场绿色食品协会
  • 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 2020年
  • 口味/口感: 皮薄脐小、豆香浓郁
  • 产地: 黑龙江 双鸭山市
详细介绍 PROFILE +

地域产地

友谊县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地理座标东经132°1538″~137°2750″,北纬46°2815″~46°5839″,友谊大豆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管辖内的11个农业管理区,地域保护面积33333公顷,生产规模13333公顷,产量40000吨。

品质特点

友谊大豆果实呈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籽粒均匀、光滑饱满,皮薄脐小、子叶金黄,豆香浓郁,商品性好。

生长环境

综述

友谊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质疏松,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适量,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照和积温充足,有利于大豆通过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满足大豆作物生长发育、养分积累所需条件。

土壤地貌

友谊县境内土地平坦开阔,适宜机械化耕作,土壤以黑土为主,pH值在6-7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5%左右,耕地性良好,微量元素、有机质丰富,具有良好团粒结构,适宜大豆生长发育。

气候条件

友谊县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常年大于10℃有效积温在2500-2700℃之间,年平均气温在3℃左右,无霜期120-135天,平均日照时数为273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500毫米-600毫米,适宜大豆播种生长。

价值功效

友谊大豆蛋白质含量38%,脂肪含量≥18%

生产情况

产地环境条件

符合NYT391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种子及其处理

品种选择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成熟期适宜、优质、抗逆性强且高产的优良品种。种子要做到至少3年更换一次。我县选用“垦丰20”、“黑农84”等品种。种子精选螺旋式选种器初选,再人工粒选,把不能发芽的病粒、虫口和杂质都选出去。精选后的种子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净度要达到99%以上。

轮作与整地

1、合理轮作:实行两年以上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2、选茬:要选择耕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高、经过秋翻或耙茬深松秋起垅的地块,前茬为两年以上玉米连作,且未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地块。

3、整地耕作以增加深松、深翻、耙茬为主。对土壤耕层总体要求要达到深、暄、平、碎。深松要求打破犁底层,深松深度35cm,翻地20cm-25cm,耙地17cm-20cm。要求土壤疏松,土壤硬度和容重每立方厘米不能超过2.1kg1.3g。推广秋起130cm大垄,垄向要直,垄宽一致,垄面要平。

施肥

应用大豆免施基肥技术,免施基肥大豆主要是在播种时不施用底肥,在大豆初花期和结荚鼓粒期分两次喷施磷酸二氢钾,配合腐植酸类叶面肥,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其他措施与常规种植相同。第一遍喷施磷酸二氢钾100-200/+尿素200-300/亩,第二遍喷施磷酸二氢钾100-200/+尿素200-300/+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治病虫。

播种

1、播期耕层5cm深,地温稳定通过7-8℃时可以播种,时间约在55-515日为宜。

2、播法一是机械垄上双行等距精量点播,双行间小行距10-12cm;二是采用精播机1.3m大垄垄上3行播种;三是采用精播机1.1m大垄垄上双行播种。

3、密度公顷播量55kg-70kg,公顷保苗25万株-35万株。

4、播种质量机械垅上播种要对准垅顶中心。播深3-5cm,要深浅一致,播到湿土上。播种时要做到施肥均匀,下种均匀。覆土严密,播后及时镇压,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田间管理

铲、耥要铲前耥一犁,要做到三铲三耥,后期拔净大草。化学防治病虫草害大面积连片地块可进行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大豆的病虫害以预防为主。

收获

人工收割,有5%叶片尚未脱落时进行;机械收割,豆粒归圆时进行。要割净、拉净、捡净、脱净,损失不超过2%,破碎粒不超过2%

建立档案

基地农户要对种植大豆的全过程建立档案,全面记载种、肥、药的使用情况,使用时间、使用数量以及在田间管理上采用农艺措施,以备查阅。

荣誉认证

20204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友谊大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历史起源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据出土文物考证,在3000多年前就已有大豆种植,古代典籍《诗经》《左传》《史记》等著作都有关于“稷、黍、稻、麦、菽”和“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及“周子有兄而不慧,不能辨麦菽”的记载,此中“菽”字即大豆。

1959年,黑龙江友谊农场开始大量种植大豆。

2008714日,友谊农场3个种植户率先试种近千亩“北疆一号”早熟大豆。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87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