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
人气值: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是海淀区政府举办并管理,北京市教委业务主管,教育部备案,集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于一体,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教育服务的社区型、综合型成人高等学校。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桃李满京城,为北京市、海淀区的成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使学校既有成人教育,又有普通高等教育;既有大专层次教育,又有本科层次教育;既有学历教育,又有继续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58年
  • 院校隶属:北京市
  • 学校校训:学习自省、勤奋协作、求实创新、严谨守信、开放兼容
  • 学校类型:成人高等学校
  • 学校代码:50001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北京市 海淀区 北四环中路271号
学校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中关村学院)是海淀区政府举办并管理,市教委业务指导,经教育部注册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集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于一体。办学几十年来,为首都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于1958年建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海淀区职工大学、北京市开放大学海淀分校、中关村学院、海淀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四位一体结构。

目前,全校教职工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引领,以办好“百姓身边的大学”为目的,以“开放、合作、服务、创新”为总体工作路径,以“高端、示范、引领”为建设目标,履行高校四大职能,大力推进海淀区继续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为海淀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加速发展作出了创新性贡献。

学校一校四址,占地103亩。北四环校区(本部)位于北京市北四环中路、奥运大厦西侧,紧邻中关村科技园区;东王庄校区位于海淀区清华东路,与学院路八大高校之一的北京林业大学隔街相望;温泉校区与白家疃校区位于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区的温阳路与颐温路,是海淀北部新区高新产业基地工业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建有文法、基础、信息工程、艺术、财经5个教研室。同时,学校通过“校企一体化”的系统思维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为师生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成立了甘百商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学前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农村发展与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创新研究院等学术交流研究机构。并且以公务员培训基地、海淀区社区教育督导室、中小学社会大课堂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服务,整合行业协会、社会社团组织资源,发挥海淀区教育品牌优势,以多元主体共建实现资源联盟,形成了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常态服务系统。

学校大专与本科在校生3000多人。现开设有军乐艺术、电脑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等近30个专业。其中军乐艺术为市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为企业量身打造的商学院特色鲜明,教学实效性强,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高质量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初步形成了具有海淀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体系。

学校创新继续教育学习模式,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建设为引领,建立“中关村学院社区教育体验学习中心”,将学习需求和学习服务进行整合,将社会教育资源与学院教育服务进行整合,将教育服务项目与学习者组织建设和运行进行整合,将学习资源建设与区域发展支持进行整合,将区域教育、文化、文明、经济等诸多发展要素进行整合。自2011年1月挂牌成立以来,接待全国近百个省市地区、60多个国家上万人学习交流,培训逾万课时。终身学习系统与体验学堂被评为北京市学习品牌,以及国家开放大学认定的全国5家体验式学习基地之首。

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学校本着“立足首都、面向市场、优化服务、特色创新”的原则,加强学院内部机制探索,加快创新实践步伐,推进终身学习服务系统建设;更好地发挥学院在海淀区社区教育龙头校作用,进一步拓展教育服务功能,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步建设成为一所地域特点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成人高校。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39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