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河北中医药大学);后历任天津市和平区工农卫生院中医科医师,区卫生局科研小组中医师,区卫生进修学校中医教研室主任。
1978年,历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秘书、副主任,研究生教研室副主任,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1986年,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
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2002年12月,当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2007年12月,当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2008年1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201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3年9月,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4年8月,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15年5月,在北京出席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
2020年12月,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年6月,在天津出席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式。
《实用中医肾病学》《中医肾病学大辞典》《中医补肾活血法研究》《补肾活血法与肾脏疾病》《古今肾病医案精华》《张大宁医学论文集》《中医基础学》《常用中成药》等
张大宁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包括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等方面。
张大宁规范了“中医肾病”的概念、范围及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使“中医肾病学”从中医内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系统完整的中医临床学科;提出“心—肾轴心系统学说”“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等;验证了中医药对于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疾病的疗效;截至2015年9月,已研制了“补肾扶正胶囊”“活血化瘀胶囊”“补肾止血胶囊”“肾衰排毒胶囊”“糖肾康胶囊”等20余种中成药。
截至2015年9月,张大宁领衔研究的“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TNF-α对肾间质纤维化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及补肾活血法对TEMT的抑制作用”“补肾活血法在肾间质纤维化上的应用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碳类药”在慢性肾衰中的应用,中药“脱钾”技术在高血钾患者中的应用等项目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余项。
在张大宁的带领下,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形成了完成的学术梯队,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科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据2023年3月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网站显示,张大宁已应邀在中国十几个省级、市级三甲医院建立“国医大师张大宁工作站”,已带徒60余人;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张勉之等都是他的学生。
2008年,当选天津市名中医。
201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4年8月,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当选全国民主党派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获得2次天津市劳动模范。
获得天津市“八五”立功奖章。
获得天津市“九五”立功奖章。
“张大宁为培养中国各省市肾病学科带头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评)
“张大宁是著名的中医肾病学家,是中国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评)
“张大宁在肾病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际天文学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评)
“他(张大宁)毕生勤求古训,融会新知,博极医源,格物明理。致力于推广中医药精髓,铺就了一条‘大医精诚’之路;他以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质,赢得了台湾医学界和广大台胞的赞誉;他深厚的中医功底,广博的中医学识,赢得了中医学子们的赞誉。”(《中国中医药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