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0 赞数:0 #电影之最#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渔光曲》是20世纪30年代的国产影片代表作之一,1935年3月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第九名,成为中国最早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是由苏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为纪念苏联电影国有化15周年举办的国际性电影展览活动,共有20几个国家的代表和影片参加,送展影片近百部。
详细介绍 PROFILE +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该影片由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渔光曲》的问世,在中国电影界引起了巨大反响。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电影大都是神怪武侠这样脱离现实的商业片。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关注中国电影,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左翼电影运动,试图摆脱中国电影肤浅庸俗和哗众取宠的现状,《渔光曲》则首次在银幕上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人生。

1934年6月14日,《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上海北京东路780号,现名黄浦剧场)首映,正逢60年未遇的酷暑,人们照样端坐在没有空调的金城大戏院观看。该片连映84天,创下票房奇迹,不仅在上海引起轰动,也受到欧美人士关注。法国作家联合会副会长德瓦勒氏重金购取了全欧放映权。1935年2月20日,莫斯科举行国际电影展览会,《渔光曲》受邀参展,获得了由主席苏密德斯基颁发的“荣誉奖”,评判委员会的评语是“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导演蔡楚生本人虽未能到场,但这份殊荣使他成为第一位享誉世界的中国导演。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将其誉为“冲破中国电影圈向世界迈进、中西人士同声赞美的世界巨片”。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03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