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0 赞数:0 #玉器#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玉山制于清乾隆时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现保存于北京故宫。
  • 中文名称: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 发布时间: 清乾隆年间
  • 发源地区: 北京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玉料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往扬州,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

产品设计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kg。玉山用料产自我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成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此景即用夏禹治水之故事。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64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