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出土最早玉器 中国史前玉器盘点 最古老的玉器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60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INTRODUCTION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玉文化,但是你知道到底有多久吗,中国的史前玉器都是在哪里发现的?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十大出土最早玉器,包括小南山遗址玉器、兴隆洼文化玉器、河姆渡文化玉器、马家浜文化玉器、大汶口文化玉器等等,这些古老的玉器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十大出土最早玉器

十大出土最早玉器,本榜单主要依据玉器出土年代/后世影响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十大出土最早玉器
01
小南山遗址玉器
11 0
距今约9000年
小南山遗址发现于1958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墓中出土有玉器、石器、牙坠饰等随葬品,取得了黑龙江流域考古研究历史性新突破,遗址存在五支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时间跨度15000余年,该遗址还发现了东亚地区系统用玉的最早证据,是中国最早出土的玉器,将玉器的发现推到距今9000年左右,墓中出土有玉器、石器、牙坠饰等随葬品,玉器有块、环、珠、斧、矛、匕、簪等60余件,从玉器工艺可以看出与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有联系,尤其玦饰、玉管、璧飾等文物,对其后的东亚玉器文化研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02
兴隆洼文化玉器
1 0
距今约8000年
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原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正式发掘出土玉器的总数已达100余件,在小南山遗址发现前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开创中国史前用玉之先河,从该文化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器之一。一座墓葬中死者两耳处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兴隆洼文化中发现的玉器达数十件之多,从出土的玉器可以看出:兴隆洼的先民们已注意到了选材,色泽多为淡绿、黄绿、乳白或浅白色,而且已经掌握了抛光、钻孔等技术,maigoo小编不禁感慨先人的智慧。
03
河姆渡文化玉器
1 0
距今约5500-7000年
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玉器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制玉成果之一,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史前玉器,这个时期的玉器制作都还很简陋,玉料选择不严,玉质也差。玉器的器形有璜、珠、饼、丸、坠等,多系小件佩饰,制作尚不规整,大多光素无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显示出巫师的神秘身份。
04
马家浜文化玉器
1 0
距今约7000余年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而得名,距今约7000余年,马家浜出土的器物有穿孔石斧、陶豆、罐、盆、纺轮、玉珠、玉玦等,墓葬中随葬玉玦、玉璜虽然不很普遍,但每个马家浜文化的墓地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精美玉玦出土,总数相对可观,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玉器之一,而且玉石器制造技术发展较快,这一时期的玉器工业发展为其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
06
崧泽文化玉器
1 0
距今约5300-6000年
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距今约6000-5300年,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早期玉器基本延续了马家浜文化晚期玉器的风格,所见器型仍较单调,以玦、璜为主,但玉钺等突破装饰品范畴的新器形也偶有所见,新出现了条形璜、半壁形璜、环形饰、镯、片坠、玉龙、玉钺等器类。从功能来看多为附着于身体的装饰用玉,一般单体成件使用,但玉钺的出土说明此时也出现了象征权力的玉礼器,在玉材辨识和玉器加工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良渚玉器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10
卑南文化玉器
1 0
距今约2300-5300年
卑南遗址位于台湾台东县卑南山东南端的山麓,是属于台湾东部之新石器时代卑南文化的一个代表性遗址,距今5300~2300年,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为兴盛,考古发掘出土以及流散民间的卑南文化玉器,总数不下五六千件,主要分为工具、武器和装饰品三大类,装饰品类器形丰富,可区分出头饰、项饰、腕饰、坠饰和耳饰,耳饰是卑南文化玉器装饰品中器形最丰富的,尤以造型各异的玦为最大宗,除了奇特的器形外,卑南玉器的基本呈色多为深浅不一的草绿色,也呈现出与大陆史前玉器的明显区别。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