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宇庄园 刘炳宇故居
武宣刘氏庄园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刘氏庄园,即刘炳宇庄园,始建于清末民初年间,占地面积6715平方米,建筑面积3014平方米,房屋6座,面宽53米,进深126.7米。该宅建造深受由于清末年间法国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教堂的建筑形式影响,主楼方形高耸,明显地模仿西方教堂模式,有着窄而高的拱形窗,方楼式的建筑高楼直耸、对称整齐、构造精巧。整个故居的布局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它的左右是对称的,房间的布局非常的紧凑,各个房间之间还用了走廊相连接。
武宣刘氏庄园基本信息
  • 开放时间: 全天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八批(1991年)
  • 所在地/隶属: 广西 来宾市 武宣县 东乡镇下莲塘村

武宣刘氏庄园怎么样

刘炳宇庄园建立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立于庄园中心位置的方形主楼,明显地模仿西方教堂模式,窄而高的拱形窗,尖而长的高屋顶,一排排、一列列直指天空。如今的人们,也许会觉得这样的楼房模式过于古板,显得压抑。而在当年,在那位纵横驰骋于两广的刘炳宇将军眼里,这样的教堂式的楼阁,显然代表着庄重和时尚。护卫着宽大主楼的,是同样宽大的中国传统式厢房。左右厢房十分对称,以内廊相连,一侧厢房还架设有“廊桥”与主楼二楼相通。让人颇感新奇的是厢房一侧的墙壁,以大鹅卵石代替青砖垒砌而成,在斜阳照射下,显得古朴、沧桑,且至今仍坚固如初。

人物简介

刘炳宇生于1869年,为清代“武功将军”刘孟三第八子。幼年时聪明伶俐,性情顽劣。在严父恩威并施的调教下,刘炳宇将聪明用在发奋读书上,将顽劣用在苦练武功上,终于在清光绪年间考取武举。

清末至民国初年,下莲塘村一带土匪横行,为害乡里。不堪匪患的村民将期望寄托在刘家新中的“武举”身上,推举刘炳宇为“乡团局长”。武昌起义暴发后,刘炳宇迅速率兵响应,投身革命,被任命为右江防营帮统。据史料记载,梧州、柳州宣布脱离清廷独立时,刘炳宇都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民国元年,刘炳宇曾任柳州税务局局长、收支处处长、第五帮统。“民国”二年,任广西陆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三团团长,陆军步兵上校加少将衔,广西陆军第八军统领,整编后任司令。“民国”七年任广西讨龙军总司令。征讨军阀龙济光获胜后,孙中山特别授予刘炳宇陆军中将军衔、二等文虎勋章。此后,刘炳宇又先后任中央直隶第六军军长、援粤桂军第一军军长、广西梧州城防司令。

1920年,广西组织自治军讨伐军阀陈炯明,刘炳宇任第十路军司令。因脑病发作,刘炳宇于1923年赴香港医治。当年10月在香港病逝,终年54岁。灵柩运回下莲塘村安葬时,前来送葬的军民多达三万余人。时任广西定桂军总司令的李宗仁,亲率一团官兵前来吊唁。

附近有 1 个景点: 武宣百崖大峡谷景区(9km)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93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