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名牌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创新创业学院,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强化学科特色建设。学校及生物学被列为陕西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拥有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会计、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理、工、文、管、法、教育、经济等学科门类。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围绕秦巴自然资源、工业应用技术、汉水流域文化三大特色领域,在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业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汉水流域文化史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形成鲜明特色。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有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特莱恩工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双学位等各类交流学习项目。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
陕西理工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汉中大学和创建于1978年的陕西工学院。
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
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
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
2001年9月19日,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正式组建新的陕西理工学院,撤销原两校建制。
2002年6月6日,陕西理工学院揭牌成立。
2015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陕西理工学院基础上筹建陕西理工大学,筹建期为一年。
2015年5月22日,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政府就共同支持陕西理工学院筹建陕西理工大学,在各方面加大支持,推动陕西理工学院早日建成省属高水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5所高校对口支持筹建陕西理工大学。
2016年5月31日,陕西理工学院更名陕西理工大学,同时撤销陕西理工学院建制。6月21日,陕西理工大学正式更名揭牌。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2023年1月,依托陕西理工大学建设的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陕西省大学科技园”。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