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人气值: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2016年,入选“2016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9年,“中泰‘一带一路’应用型泰语人才培养项目”入选第二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 2022年获得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服务卓越奖”。截至2022年底,在“梦空间”发布活动数连续六期登上全国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发布数量前50名。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36年
  • 院校隶属:云南省
  • 院校分类:综合类
  • 学校校训:励志、厚德、强能、精业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2826
  • 学历层次:专科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分校与校区
  •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勐仑校区)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大学城
  •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景洪校区)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宣慰大道93号
学校简介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分新老校区两部分。老校区座落于风光旖旎,景色优美,享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的著名旅游城市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中心,占地158亩,建筑面积63551㎡;新校区位于勐腊县勐仑镇,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支流罗梭江江畔,毗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距离国家级口岸磨憨172㎞、国家级口岸关累68㎞,占地1232.02亩,建筑面积253808.42㎡,投资17.4亿元,规划在校生规模为13000人。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办学特色鲜明、区位优势突出的边境“国门”高职院校提供了基础保障。

截至2022年1月,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2308人。学院设国际交流学院、师范学院(公课部)、医学院、旅游财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等职业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开放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部、中心)。设置大专专业43个(常年招生22个),其中省级特色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学前教育、应用泰国语和傣医学3个专业为云南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十四五”期间,学院拟新增护理、园林工程技术、文秘、傣医学、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24个专业,将为社会培养提供更多更好的职业技能人才。

学院建有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校内、校外、跨国”三结合的实训体系,具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自2001年以来,学院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人,培训各类人员8万余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以上。

历史沿革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佛海简易师范学校。

1936年9月,云南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建立,借用佛海商会房子做校舍,原景龙佛寺短师范班并入,11月正式开学,学制四年。

1942年,云南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迁并思茅师范。

1951年3月,在原省立佛海建议师范学校校址创办佛海初级师范学校。

1954年6月,更名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初级师范学校,校址迁往勐海县郊区曼真。

1956年8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初级师范学校从曼真迁往景洪,更名为云南省允景洪初级师范学校。

1963年9月,思茅专署决定:允景洪初级师范学校并入思茅师范。

1972年8月,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初级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恢复建立,成立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


1999年8月,经云南省教育厅(原省教育委员会)批准,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西双版纳教育学院、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大学3校合并办学。

2001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原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大学、西双版纳教育学院三校合并成立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原西双版纳州财贸学校、卫生学校和农业学校三所中专学校并入学院。

2006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良好”等次。

2012年,建成首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

2013年,通过云南省高职院校特色评估。

2016年,入选“2016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2019年12月22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搬迁至勐仑新校区。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82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