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0 赞数:0 #作家#
 发布词条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河南郑州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被誉为“红色文学的旗手”。1982年,凭借《东方》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其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文本,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影响数代中国人。主要作品还有《长空怒风》《红色的风暴》等。
  • 中文名: 魏巍
  • 别号名称: 魏鸿杰(原名),笔名红杨树
  • 出生日期: 1920年03月06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郑州
  • 星座: 双鱼座
  • 生肖:
  • 配偶: 刘秋华
  • 去世日期: 2008年08月24日
  • 职业职位: 作家
  • 主要成就: 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两度获得人民文学奖等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1932年,开始向郑州当地报纸的文学副刊投稿。

1935年,开始在郑州《华北日报》主编《芦笛》以及《笛圃》等文学副刊,发表了中篇小说《狂飙里底游丝》和章回体长篇小说《神三鬼四集》等。

1939年11月,创作了《雁宿崖战斗小景》和《黄土岭战斗日记》等报告文学。同年创作了《滹沱河》《高粱长起来吧》《黄槐花飘落的时候》与《月夜短曲》等诗歌。

1941年,创作诗歌《杏花盛开的时节》,次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

1950年5月,走上了专业作家和文艺战线的领导岗位。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

1952年,完成中篇小说《长空怒风》,之后,完成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1978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凭借《东方》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8月24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主要作品

《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空怒风》《红色的风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等

获奖记录

1982年,凭借《东方》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1986,凭借《东方》获得第一届人民文学奖。

1994,凭借《地球的红飘带》获得第二届“炎黄杯”人民文学奖。

人物评价

魏巍的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都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作家徐贵祥评)

魏巍一生始终是一名战士,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郑伯农评)

魏巍一生都秉持着无产阶级写作,虽然有些观点有待商榷,但他那代从延安走出的作家和知识分子,他们在1949年以后的经历都非常复杂,不管他们后来持什么样的理想和观点,只要他们的写作遵循着信仰,都是值得尊重的。(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评)

在魏巍身上始终具有革命诗人的那种气质:敏锐的感应,饱满的激情,并在他的文、小说、杂文、通讯创作中,始终弥漫着一种诗的气息:构思时诗的意境,行文时诗的语言。(军旅诗人胡世宗评)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文坛那些人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