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人气值: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始建于1960年,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学校蝉联“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7名,入选第一批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60年
  • 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
  • 院校分类:理工类
  • 学校校训:正德厚学,笃行致新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595
  • 学历层次:本科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北海市、桂林市
分校与校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金鸡岭校区)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六合路校区)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东江街道六合路123号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南珠大道9号
学校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桂电,始建于1960年,位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高校。

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在南宁市设立了桂电南宁研究院。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法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等学院。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几十个,其中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多部。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大项目课题、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上百项,其中国家级别重点重大项目数十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同等级别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共计几十项。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应用数学中心、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创新平台、广西协同创新中心、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牵头组建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学校持续推进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深圳市桂电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政产学研平台建设。学校大力推进桂电南宁研究院建设,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桂电力量”。

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几十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单位,现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克莱蒙智能金融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美国伯克利学院有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学校与柬埔寨国立马德望大学现有共建孔子学院。

历史沿革

1960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在桂林新建桂林机械专科学校。4月,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和桂林技工学校合并,成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学校附设中专部和技工部。

1961年6月,根据第三机械工业部教育局下达的精简下放指示,学校撤销技工部。

1962年4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各专科学校停止招收专科学生,恢复中等专科学校的建制。学校更名为桂林机械工业学校。

1966年至1971年期间学校被迫暂停招生。

1972年春,学校恢复办学并更名为桂林无线电学校。教师陆续调回学校。

1977年,学校参加全国高校、中专校统一招生录取工作。

1980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桂林无线电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1984年7月,原漓江子弟中学正式移交学院,经桂林市教育局批准,定名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属中学”。7月16日,教育部批准学院列为全国第三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

1993年,学院划归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管理。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5年,学院获得招收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资格。

2000年,学院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

2004年,学校成为国防生培养单位,是华南地区承担国防生培养任务两所地方院校之一。

2006年3月1日,学院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7月,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3月,列入广西重点建设高校。5月,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2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1月,通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验收。

2014年11月,国家级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户桂电,桂电成为广西唯一同时建成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众创空间的高校。

2016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7年1月,学校入选全国第一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1月,学校被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8年3月,入选国防教育特色学校,5月,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8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年2月,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1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2年6月,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桂电南宁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3年3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宣布成立元宇宙研究院。

2025年2月24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东盟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门 2/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 3/3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16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