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开始向《文星》杂志投稿,发表《老年人和棒子》《传统下的独白》等文章,倡导“全盘西化”,批判国民党威权统治,引发“中西文化论战”。
1965年,《文星》被查封,转向政论写作,揭露司法黑暗与政治迫害。
1971年–1976年,狱中坚持创作,完成《独白下的传统》等著作。
1981年–1982年,期间创办《千秋评论》丛书,持续批判时政。
2005年,赴大陆展开“神州文化之旅”,在北大、清华演讲,推动文化交流。
2006年,发行《李敖议坛哀思录》,同时宣布退出政坛。同年发行《虚拟的十七岁》。
2018年3月18日,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享年83岁。
《孙逸仙和中国西化医学》《传统下的独白》《胡适评传》《千秋评论丛书》《蒋介石研究》系列《中国性研究》《北京法源寺》《李敖回忆录》《红色11》《上山·上山·爱》《虚拟的十七岁》《李敖有话说》等
宋楚瑜:他有一句话对我来讲印象很深刻,他说天下没有退休的战士,只有战殁的将军。也就是将军是战死在沙场。他为他的理念,他会有相当的执着。所以很多人说李敖先生是一位侠骨柔肠的好朋友也是最难缠的敌人。
杨澜:有着大中华的情怀,又有着满腹的经纶,却不得不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在许多无聊的人和无聊的事上耗损大量的光阴,对于李敖来说也许是一种遗憾和无奈吧。
陈文茜:我知道这个天才一直被埋没了,整整70年。从“五四”之后,很难见到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中国知识分子,拥有和李敖一样的影响力。可是他一直被埋没了,一直要等到70岁,人书俱老,这位天才才在奇特的两岸氛围下,站上了没有人可以否认的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