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0 赞数:0 #作家#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出生于四川乐山,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政治家。是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中国现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之一,甲骨四堂之一。代表作有《甲申三百年祭》《星空》《女神》《屈原》等。
  • 中文名: 郭沫若
  • 别号名称: 郭开贞(原名)
  • 出生日期: 1892年11月16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
  • 去世日期: 1978年06月12日
  • 职业职位: 文学家
  • 主要成就: 新诗奠基人之一、甲骨四堂之一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1919年,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引起中国诗坛关注。

1920年,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辑《三叶集》出版;同年,完成译作歌德《浮士德》第一部。

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

1923年春,完成历史剧《卓文君》与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次年,完成历史剧《王昭君》。

1925年,历史剧《聂嫈》、论著《文学论集》、组诗《瓶》发表。

1929年,创作自传《我的幼年》、《反正前后》、论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30年,发表论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31年,完成论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之后,完成论著《金文丛考》、《创造十年》、《卜辞通纂》、《金文余释之余》、《古代铭刻汇考》、《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先秦天道观之演进》、《屈原研究》。

1937年,完成论著《殷契粹编》、《创造十年续编》。

1939年,论著《石鼓文研究》出版。

1941年12月,完成论著《五十年简谱》,写成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

1942年1月,完成历史剧《屈原》;2月,完成五幕历史剧《虎符》。

1936年,完成历史小品集《豕碲》。

1942年起,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1944年,完成论著《甲申三百年祭》,作品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

1945年,论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历史人物》出版。

1947年,完成论著《少年时代》,自传《革命春秋》、《天地玄黄》。

1952年至1957年,论著《奴隶制时代》、《屈原赋今译》、《管子集校》、《沫若文集》先后出版。

1959年起,完成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

1962年,作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电影文学剧本《郑成功》。次年,诗集《东风集》、《蜀道奇》出版。

1969年,完成论著《李白与杜甫》。

1973年起,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诗集《沫若诗词选》出版。

1978年6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主要作品

论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创造十年》《殷契粹编》《殷契粹编》《五十年简谱》《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历史人物》《李白与杜甫》等

历史剧

《聂嫈》《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蔡文姬》《武则天》等

创作特点

郭沫若在戏剧创作中用心别致,一开始就已牵动观剧人的眼、耳、心。戏剧结构通常有多种组织安排方式:或用开放式、线条式,或用闭锁式、团块式,或顺序、或倒叙,或插叙,或追叙,或明写,或暗写,或详写,或略写。同时,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戏剧结构和西方戏剧结构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外,力求剧作在形式上打破常规,具有突出的艺术性。他充分吸收诗歌的抒情性,但不忘叙事性诗歌同样可以呈现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巧妙地将抒情诗作为联结戏剧情节的显性线索。例如,《棠棣之花》剧中的诗歌所构筑的诗情结构庞而粗,郭沫若将艺术心力更多的投注在戏剧情节的铺排,逐渐细而密而新;《高渐离》颇费筹谋地使情节复杂化,为充分营造剧目节日歌舞气氛,巧妙地把《广寒宫》中《张果老歌》和《牛郎织女歌》插入,先乐后哀,结构安排出其不意;《虎符》中,郭沫若表达了飒爽倜傥的人文情怀,剧本情节结构也不再单一,显示出强烈的主观特色,暗含一条创作者的情感线索

人物评价

毛泽东在为郭沫若父亲郭朝沛先生题写的挽联中,评价郭沫若为“文坛宗匠”。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郭沫若是才子,比我写得好,我就不写了。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邓小平:他(郭沫若)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31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