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元年(705年),五岁。发奋读书始于是年。
开元三年(715年),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为唐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天宝元年(742年),玄宗降辇步迎,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知识渊博。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其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天宝二年(743年),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赐宫锦袍。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又奉诏作《清平调》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与杜甫、高适一同来到单父,留下《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等千古绝唱。
天宝三年(744年),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他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但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年有感而作四言诗《上阳台帖》。
天宝四年(745年)秋天,写下《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至德二年(757年),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
上元三年(762年),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路歌》后去世。
《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静夜思》《行路难三首·其一》《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渡荆门送别》《江夏行》等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魏万:“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浑: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
殷文圭: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身谪蓬莱金籍外,宝装方丈玉堂前。虎靴醉索将军脱,鸿笔悲无令子传。十字遗碑三尺墓,只应吟客吊秋烟。
胡介:才可压宫妃,气能轻宦寺。才气两无亏,先生非大醉。
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