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占地约2000亩,是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生态园林式学校”。学校设有化工与制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能源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等院系。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荆楚好老师,湖北省师德标兵,湖北省劳模工作室等教师群体。
学校围绕“工程内核”,构建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新范式。涌现了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优秀大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等优秀学生群体。学校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其办学成就、人才培养效果、就业工作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发挥化工及相关学科特色优势,深度融入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强化政产学研用合作网络的战略布局。现建有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
学校与湖北宜化、人福医药等单位在磷化工、电子化学品、麻醉制剂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了磷矿选矿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克了超高纯芯片用电子级磷酸制备等“卡脖子”技术,为国家延长磷矿资源服务年限超过60年。学校主办的《化学与生物工程》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学校开展人才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中外在校生国际化培养工程,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多维度合作关系;与科廷大学、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悉尼科技大学、梅西大学、邓迪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中外双证书国际联培教育项目,选拔优秀学子赴剑桥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访问交流。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协议,深度实施学生留学深造合作。湖北省政府“编钟奖”获得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高水平外籍专家持续构建高规格国际科研平台育人矩阵。作为湖北省属高校中较早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的湖北省重点建设单位,大力招收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硕博留学生,打造“留学工大”国际名片。
湖北化工石油学院 1972年6月,湖北省政府同意以湖北省工业学校为基础,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 1980年3月31日,教育部批准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化学工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化学工业部为主。 1998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价;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同年7月3日,学院由原化工部主管改为中央与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 2000年,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整体进入学院。 2004年2月份,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 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同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9月,入选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1月,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月,入选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2年11月,武汉工程大学校史馆开馆仪式举行。 2023年6月,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能源化学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7月,土建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专业评估(认证);12月,武汉工程大学(枣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湖北枣阳举行。 2025年1月,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南区宿舍楼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5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