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发生较大影响。
1921年,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等。
1971年,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
1980年6月,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还连续创作了《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作品数量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壮丽的晚年景观。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春水》《超人》《繁星》《分》《南归》《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空巢》《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冰心全集》等
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时而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
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
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和生活环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
冰心在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往往根据少年儿童求知欲强的特点,艺术地穿插一些天文、地理、历史、科学诸方面的知识,灌输给小读者。但冰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既不像教科书那样系统,也不雷同于科普读物,而是在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可以说是寓知识于形象之中,以艺术的手法,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的描绘,使少年儿童在趣味横生的阅读中,扩大了知识面,增添着新的智慧。
在这里,我们觉得冰心女士所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怜,人世间只有互助和匡扶”——这样的“理想的人世间”,就指的文艺元素之一的“微笑”;所谓的“人生的虚无”就指“苦难的现实”,就意味着所谓的“泪珠”。而且她明白的说:我要讴歌“理想的”,我不愿描画“现实”赚取人们的“泪珠”。(茅盾)
“有你在,灯亮着。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巴金)
“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而她的光芒,将永远留在几代人的心里……”(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