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山
0 赞数:0 #珠宝#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光明之山是一颗名贵钻石的名字,英文名称koh-i-noor diamond。产于印度可拉(kollur)矿山,原石据说重达800克拉。最初磨成玫瑰型,重191克拉(186.5旧克拉)。1526年曾归苏丹巴卑尔所有。1738年又成为波斯王纳狄尔沙赫的战利品。1850年归英国王室所有。1862年为除去上面的瑕疵,将其重新琢磨成圆钻型,重量减至105.6克拉(21.6克)。
  • 中文名称: 光明之山
  • 外文名称: KEUNOR
  • 发源地区: 印度
  • 特色亮点: 105.6克拉,椭圆形琢刻形状
详细介绍 PROFILE +

简介

光明之山又名“柯伊诺尔”,有关它的记载可追溯到1304年,许多曾拥有它的君王都难逃诅咒。在世界著名钻石中排名第三十三位。 传说它已有了3000年的历史,但这不可信。又有说最早有关它的记载是1304年。现在一般认为,它于1655年发现于印度戈尔康达地区的科勒尔矿山。名钻沙赫也发现于戈尔康达,但柯依诺尔比沙赫要大很多,它的原石重达800克拉。最早,柯伊诺尔落到印度莫卧儿皇帝的手中。在莫卧儿的皇宫中保存了近百年。又是和名钻沙赫一样,在1739年波斯的纳狄尔沙赫攻陷德里时,将这颗“柯伊诺尔”和沙赫一起带到波斯的伊斯法罕城,它的重量也减到了现在的105.6克拉。

1851年,“光明之山”在伦敦公开展出。专家们认为,这枚宝石在印度宝石工匠手下所磨成的形状,闪光较差,不够美观。

1852年,英国宫廷矿物学家丁· 坦南特再次磨砺了这颗钻石,令它更加美艳照人,重量则减到了现在的105.6克拉。它从此成为英国王冠上的主钻。王冠上面镶嵌了2800颗钻石,其中最夺目的光芒就来自王冠顶部十字架上的“光明之山”。维多利亚女王死后,“光明之山”被玛丽王后镶在了自己的王冠上。玛丽王后死后,英王乔治六世继位。

1937年,乔治六世的妻子,即2002年去世的英国王太后得到了这颗钻石。

2002年4月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的王太后葬礼上,这颗钻石被放置在王太后的棺木上,让举世目睹了“光明之山”光芒四射的魅力。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162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