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 铁佛寺博物馆
临汾铁佛寺
0
赞数:0
平阳大云寺俗称临汾铁佛寺,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鼓楼南,与山西师范大学毗邻。平阳大云寺俗称临汾铁佛寺,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鼓楼南,与山西师范大学毗邻。铁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历代累有修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遭受八级地震,寺庙建筑大部毁坏,直到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6年)重建。主要建筑有山门、过厅、大雄宝殿、金顶琉璃宝塔、藏经楼及配殿、厢房等。
临汾铁佛寺基本信息
  • 开放时间: 08:00~17:30
  • 适宜季节: 全年
  •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六批(清朝)
  •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 临汾市 尧都区
所在景区
临汾市博物馆
临汾市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下辖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铁佛寺博物馆、晋国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2429平方米,以历史传承为脉络,以专题文化为特色,有远古足迹、最早中国、晋霸春秋、千秋平阳四大基本陈列,收藏了...
相关景点

历史

平阳大云寺俗称临汾铁佛寺,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鼓楼南,与山西师范大学毗邻。

大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历代累有修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遭受八级地震,寺庙建筑大部毁坏,直到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6年)重建。

主要建筑有山门、过厅、大雄宝殿、金顶琉璃宝塔、藏经楼及配殿、厢房等。

六级金顶琉璃宝塔系大云寺建筑之精粹,方形实心,高约30米。宝塔一至五层为正方形,六级为平面八角形,顶端塔刹为鎏金宝珠,祥光熠熠。各层均建有仿木结构之塔檐,正檐顶端悬以铁马铃铎,徐风吹拂,叮当谐鸣。宝塔二层以上镶有五十八幅佛教浮雕琉璃图案,五光十色、金壁辉煌,内容为佛教神祈和佛教故事。

宝塔底层塔门上有对联“潮起潮落汾水依旧唱大云;时兴时衰施主照样拜佛祖”,匾额是“原头佛祖”。

塔门内供有唐代铁铸释迦牟尼佛头一尊,高约6米,周长约16米,丰面隆准,凤目阔唇,双耳垂肩,庄重慈祥。佛头中空,相传是藏放经书及镇寺宝物之所在。

据专家言,佛头以数万公斤生铁一次浇铸而成,如此精湛技艺,令为叹为观止。

铁佛的传说

那么为什么要铸这么大的铁佛头?为什么没有身子和脚?这里也有一个无法考证的传说。

传说唐三藏法师从西天取经回来,大兴佛教。有人在京城附近塑了一尊泥身铁头的佛像,神形兼备,雄威有灵。一天,佛闭目养神,不觉打起盹来,猛然一闪,沉重的铁头竟闪落到黄河东岸平阳城内的高地上。后来人们就在佛头落地的地方修了寺和塔,佛头被供奉在里面。佛头栩栩如生,面部肌肉丰满,风眉厚唇,天庭饱满,两耳垂肩,典型的唐代风格,面部贴金虽已陈旧脱落,但仍不失庄重慈祥之风韵。佛头中空,相传是放佛经的地方。

最有意义的是,塔内南北两侧壁 嵌有两方重修大云寺的碑铭,上面记录了清代临汾发生大地震的实况,文曰:“康熙34年(1695年)夏4月6日戊时晚9时忽遭震变之灾,寺庙倾塌,民舍无存,压伤男女不可胜数,地声如雷,经年不息。”至康熙54年,善男信女化缘募资,重修宝塔。这方碑铭为我国研究地震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大云寺金顶宝塔重建280多年来,披风沐雨历尽沧桑,岿然屹立在平阳大地上,其精美的造型和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令无数中外人士叹为观止。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497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